这种“语境的社会生活”至少有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对参与到翻译现象中的不同学科对语境的解释有不同方式的思考。通过学科内或“转换学科”的比较性的观点,语境定义的过程得以缓解。此外,不仅通过参考其他学科的实践,而且,参与到居住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的翻译实践中去,那对人类学观点的比较是能够得以实现的。作为分析者的我们把现象放入语境中加以翻译,当地的参与者也一样在进行相似的过程。在不同的学科边缘和文化边缘可以对语境的用法进行比较。语境的社会生活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比较,它可以联系追踪语境在从一个学科转移到另一个学科的“传记”过程中所经历的运动和转变。它认为研究者也一样是身陷进了语境化的运动过程中。语境的社会生活的第二个方面包含了“联系的生活”,它是在对语境概念的任何具体事例的翻译过程中产生的。翻译行为被描述成是创造联系的行为。因此,做翻译就是制造联系(Ormiston and Schrift 1990)。语境包含了制造联系,(通过哲学的对立),也包含了断离。一个现象是和其周围的环境相联系的:语境被解释为是和某人,某物或者某个特殊的问题相关联的多个联系系列。这个过程使相关联的对象产生了一种解释,一个意义和一种翻译。一方面,语境或者是框架在研究对象和其周围环境间也制造了断离;另一方面,也在那些排除在外或被认定与之不相关的学术上制造了断离。语境相关联,而它们断离。语境社会生活的第二个方面可以认为是“联系的语境”,而其第一个方面可以认为是“比较的语境”。这里的重点在于研究者以及普通大众为他们自己而在制造或者解释语境,翻译和意义的过程中进行工作的方式。他们的“语境化运动”,或者是主题问题的指定,联系和断离的方式, 都是语境生活的一部分。语境化是社会行为的一个方式,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它是最先最初的推论性技巧,是在具体的分析和特定的学科中被详述的一种连接模式。如果不同的学科对语境的定义有不同的方式,那么自然而然导致了知识的争辩——这是学术的生命。但是,如果作为外来者的社会人类学家和当地的社会参与者以及翻译者用了不同的方式去定义语境,那么我们应该用其中一个去舍弃另一个吗?或者我们应该寻找到一种更为普遍的语境,它能够在两个系列的语境化运动中都给翻译带来帮助。那么,语境化就是一个拥有表演特性的社会活动了。如果这是真的,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如果和某个特定的翻译相关联的语境可以认为是“既定的”或“不言而喻”的,那么要采用什么样的分析策略,甚至是政治策略用以提示这种错误的描述,或者是“自欺”的行为呢③。就是说,如果语境果真是解释出来的,而不是像是自然的事物或者是“想当然”的事物,那么这样的错误描述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这就是语境概念的政治学。
在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中,对语境的问题的分析要求对两个相关系列的问题加以注意。第一个方面把语境作为人类学自身方法论和认识论问题体系中的一部分。研究者呼吁把现象放入语境之中,他们驳斥把事物从“语境中抽取出来”。在这些分析过程包含了什么?我们怎么区分是在语境中还是在语境之外?总之, 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家如何解释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设置的相关语境?在一篇文章或长度有限的文章中解释这些是个巨大的问题,我将重点关注在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中翻译的方式。
围绕语境问题的第二个问题不仅涉及对人类学方法论自身的疑问,而且和人类学研究的焦点相关联: 世界各地的人们的当地的,本土的传统社会和文化行为。就是说,为了研究对象自身,我们在谈到给予翻译行为和语境化一个正确的评价时必须注意和检测对语境的建构。解释人类学的目标是为社会活动,象征物和观念等等寻求确定的民族意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对关于翻译是什么和关于当地行为的合适的语境应该是什么的概念已经困扰了我们很久。因此,在特定的语境化行为活动中说到概念,意义的协商和争辩时,解释人类学已经关注于语境可以如何被当地的社会组织所解释了。必须注意的是:依靠某些新奇的魔术——人类学语境化学者也许会用一个超能的语境魔棒,我们并不可能得到确定性的民族意义的捷径。取而代之,建议像我们一样,在不同的时期,当地的社会组织都应投入到对意义的积极寻求之中和对他们解释和翻译的相关语境的描绘之中去。这两个系列的过程要求比较和对比。
因此,研究者和当地的主体都潜在地有可能卷入到语境化过程中去:首先,和一个学术学科的解释活动相关;其次,和某种形式的社会生活的实践和解释的关注点有关。语境问题中可以把这两个相关的方面归入“语境知识”的光泽下。这里涉及到我们是如何知道运用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文化活动中的语境的。
然而,这个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自己的人类学知识很明显是从那些语境的建构之中获得的。我们认为这些语境和特定的问题相关联,这些问题本身是我们知识体系的一种功能。因此,语境的建构和我们知识是如何构成紧密相关。这样,就有了我们是如何形成语境的答案。这些语境对其他民族行为研究可能合适也可能不合适。如果认为具体语境化是个非常特殊的社会活动形式,就像是一种推论的,表现的和表演的形式。那么就需要对在这种行为背后的知识类型加以分析。问题的这个方面可以解释为“知识语境”。事实上,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正如一些当代的理论学家提倡的那样,在人类学知识中研究其他民族是否有一个语境基础。
二、一个词语的简要历史:语境
“语境”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动词“texere”,意思是“编织”,以及相关的拉丁语动词“contexere”,意思为“编织在一起”,“互相交织”,“参与到一起”或者“构成”(牛津简明英文词典)。这个词语的其他晦涩意思有“把词语,句子和文学作品组织在一起”,“把一段对话中的部分连接粘合起来”。更多的当代的意思是“紧跟在某一段文章或文本后面,并且决定其意义的部分”。同时,它的喻意涉及到在一个更广泛的形式中的联系和关系,比如“和某种受思考的事物在某些情况下相联系”,或者“在某些联系下和此事物相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