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高荷红 著:《满族说部传承研究》
  作者:高荷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05 | 点击数:11150
 


满族说部传承研究

作  者:高荷红 著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7-1
版        次:1
页  数:229
字  数:258000
印刷时间:2011-7-1
开  本:16开
I S B N:9787500497127
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主编:朝戈金

 



内容简介

        满族说部借用汉族对长篇叙事文学的界定,是散韵结合的综合性口头艺术。高荷红编著的《满族说部传承研究》是对满族说部全景式的研究,涵括了从满族说部相关概念的界定到对满族说部搜集史的研究,从满族说部传承人、传承方式的研究到满族说部文本情况的介绍。结合多次田野研究和满族说部传承之特殊性,《满族说部传承研究》提出了“书写型”传承人的概念,阐述了满族说部传承圈及文化圈之间的关联。我们发现,伴随着满族在历史、社会乃至文化上的巨大变迁,满族说部传承衍生出独特的演化模式:由口传到书写的利用,从氏族秘传到共同地域的广泛传递,由满语演唱到满汉混合语的演述,从而实现多族群的共享。本书通过大量的田野访谈和田野研究,31位满族说部传承人的生平及传承曲库得以较圆满地呈现。

作者简介 
  高荷红,1974年出生,文学学士、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编辑。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吉林省满族说部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满族说部研究、北方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研究。代表性论文主要有《满族说部的文本化过程》、《关于当代满族说部传承人的调查》、《赫哲族史诗传统与伊玛堪》、《满族说部文本及其传承情况研究》、《满族说部传承圈研究》、《满族“窝车库乌勒本”辨析》、《满族传统说唱艺术“说部”的重现--以对富育光等“知识型”传承人的调查为基础》。

目录

绪论
    一  写作对象与资料来源
    二  写作目的
    三  研究方法:田野研究和文本分析并重的方法
    四  术语阐释
第一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一  历史名称
    二  满族说部:传承人、地方文化人和研究者的取态
  第二节  搜集概况
    一  搜集始于20世纪初
    二  繁盛于20世纪80年代
    三  繁盛过后的十年沉寂
    四  满族说部的重现
  第三节  研究概况
    一  《尼山萨满》和“尼山学”
    二  《天宫大战》的研究概况
  小结
第二章  传承人情况调查
  第一节  满族说部传承圈——以传承人为核心
    一  满族文化的桥梁——以富希陆为核心的传承圈
    二  说书艺人世家——以关墨卿为核心的传承圈
    三  以傅英仁为核心的传承圈
    四  “千则故事家”马亚川的传承圈
  第二节  当下的传承人:调查与被调查的
    一  局内人调查说部——以富育光为例
    二  局外人对传承人的调查
    三  后代对传承人的不同解读
  小结
第三章  “书写型”传承人研究
  第一节  传承人的特殊性——“书写型”传承人
    一  传统传承方式向现代传承方式的转变
    二  满族传承人类型
    三  满族说部传承过程中的多力合作
  第二节  传承人的作用:民族情感和民族记忆
    一  满族说部体现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记忆
    二  为满族说部作出贡献的传承人
    三  挖掘、搜集、研究、出版的组织者
  小结
第四章  满族说部诸文本
  第一节  满族说部文本的介绍
    一  第一批出版的《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介绍
    二  其他文本情况简介
    三  文本的流传情况
  第二节  文本分类类型
  小结
第五章  满族说部的文本化过程
  第一节  搜集、记录、整理过程中的满族说部
    一  富育光的说部:从家族内传到家族外
    二  记录过程中传承人的影响
    三  传承人整理的文本
    四  传承人写成之文本
  第二节  整理者对满族说部文本化的影响
    一  整理者根据录音整理的文本
    二  《尼山萨满传》的文本形成过程——地方文化人和研究者之比较
    三  宋和平搜集整理《东海窝集传》的例子——学者整理的个案
  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说部传承人掌握的说部情况一览表
  附录三  满族说部传承人小传
后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日]西村真志叶 著:《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
下一条: ·叶丽娅:《中国历代鞋饰》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