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信仰危机与信仰问题,纠缠着中国人,也纠缠着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社会诚信、官员腐败、伦理缺失、贫富差距等等问题,很多人都归咎于当代中国的信仰危机或信仰缺失。
但是,社会中流行的“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度”、“中国老百姓没有信仰”等议论,大多笼统模糊,不得要领。我们首先应当反思这些说法是怎么产生的。这就是说,人们议论或争论的信仰,指的是宗教信仰、具有宗教信徒身份的信仰,还是与任何宗教组织无关、个人私下里选择的信仰。或者,这是指国家、民族的、政治的信仰,还是指传统的民间信仰。对于信仰的定义不同,对于信仰的理解方法也会不同。于是,中国人有没有信仰,实质上就是一个如何定义、如何理解信仰的问题了。
谈及信仰问题,不能遗忘民间信仰
实际上,无数中国人心中并不缺乏自己认定与选择的信仰。关键的问题是,人们需要的信仰是什么样的信仰,是为了什么去信仰?在丰富多样的信仰关系面前,这些信仰能够给人以真实的关怀,或提供彼此认同、建构社会诚信的伦理规范吗?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当数量的中国老百姓有某些宗教信仰或某些宗教信仰活动的实践。虽然这些人大多不属于某个宗教组织,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比如去寺庙、祈祷、烧香、在家中供神像或祖先牌位,戴符、看风水、算命等等。
其中的重大问题,即民间信仰,是不是中国信仰的基本构成?如果民间信仰已经成为中国信仰的一个部分,那么,关于中国信仰危机或信仰缺失的议论,是否已经包括了在中国基层社会具有普遍影响的民间信仰?如果没有把民间信仰包含在这些问题之中,那是因为什么价值判断方式,把民间信仰排斥在中国信仰的范畴之外?所以,一个基本认识是,在考虑中国信仰问题的时候,如果遗忘了民间信仰,有关中国信仰的议论或研究就可以说是不完整或者是不充分的。
民间信仰研究的基本学术倾向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有不少学者关注与研究,如顾颉刚、许地山、钟敬文、胡朴安等人。到上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中国社会史与社会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民间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信仰,开始受到国内外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关注,民间信仰成为全面了解中国传统社会和普通百姓的一个独特视角。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考察民间信仰与社会秩序、民间信仰与社区活动及其内部规则;或者考察民间信仰的仪式,把“民间信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使民间信仰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和信仰研究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可以预见,民间信仰作为观察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独特视角,特别是在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传统文化得以不断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民间信仰及其研究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会是学术领域中的一大热点。
民间信仰研究的方法论,当前影响较大的是社会学家杨庆堃提出的“扩散型宗教”这一概念。不少学者使用“扩散性宗教”来定义民间信仰,分析和把握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异同,把握二者在社会、文化、价值观等层面的差异,揭示出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分散性、非制度性特征,进而批评宗教研究中对民间信仰现象的忽略。“扩散性宗教”这一定义已经形成了对当代中国固有宗教定义的一种挑战。因为,几乎所有的民间信仰活动都不是在《宗教事务条例》中规定的宗教互动场所中进行的“正常的宗教活动”,大多数民间信仰组织及其仪式、庆典、互动,也是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
这意味着,目前中国沿用的宗教定义已不能包含中国各地民间信仰的仪式实践及其范围。它反而将民间信仰在中国基层社会的实践形式劈成了碎片,进而无法展现民间信仰的基本社会功能。因此,不少研究都从民间信仰在宗教管理层面的正当性证明与争取方面,试图为民间信仰争取到像五大合法性宗教那样的生存地位和发展空间,并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民间信仰一个“合法性”的定义方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年9月27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