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楼兰遗民罗布人后裔的古尔邦节
  作者:姜译见   摄影/图:姜译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03 | 点击数:7347
 

 

11月8日,古尔邦节第二天的晚上,两位罗布人后裔用民族乐器伴舞。 

  90年前,新疆母亲河塔里木河再次改道,曾经烟波浩渺的罗布泊彻底干涸,那些固守在罗布荒原的楼兰遗民被迫四散逃亡,其中末代楼兰王昆其康的后裔无意远走,仅仅移居到罗布泊南岸的若羌县米兰镇。今年古尔邦节到来之际,笔者走进罗布人的最后一村——阿不旦村,和村民一起欢度这个穆斯林群众最隆重的节日。

  阿不旦的欢乐

  11月6日,笔者来到新疆若羌县米兰镇的买买托呼提家中时,3个衣着靓丽的妇女正在院子里制作传统的节日美食——馓子,女主人看见客人来到有点慌乱:“房子里坐,房子里坐,馓子嘛快快的好了”。在阿不旦村,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说汉语,女人的社交圈和男人一样广泛,出门也不裹头巾。

  阿不旦村居住的多数为末代楼兰王昆其康伯克的后裔,买买托呼提就是第七代后裔。189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进入罗布泊时,受到当地首领、清廷册封的世袭五品伯克昆其康的接待,于是形象地称其为“末代楼兰王”,伯克是清廷对新疆地方长官的称谓。

  中午时分,去巴扎上采购物品的买买托呼提回家了,头上戴着新买的毡帽,摩托车上大包小包全是好吃的。“糖果刚刚在巴扎上买的,今年还买了些糕点,减轻女人做饭的负担嘛”。

  阿不旦村的多数家庭都生两个孩子,买买托呼提也是两个孩子,大女儿在乌鲁木齐财经学院上学,5岁的小儿子在当地上幼儿园,小巴郎子早已耐不住性子了,穿着新衣围着大人蹦蹦跳跳,把即将到来的节日映衬得热闹亮丽。

  此刻,走过阿不旦村,四处都飘散着油香味儿,小孩的欢叫声此起彼伏,古尔邦节的前夕,整个村子已经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罗布人的祈祷

  古尔邦节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伊斯兰教使用的历法,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用于农耕,与公历基本相同;太阴历用于教事,一年354天或者355天,跟四季的轮回总相差十来天。因此,古尔邦节有时候在冬天,有时候却又在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异常多彩。

  今年11月7日是古尔邦节第一天,东方刚露出了鱼肚白,米兰清真寺就传来了阿訇艾合买提·吐地悠长的呼唤。阿不旦村那条唯一的主干道上,脚步声立刻密集了起来。平常做礼拜不超过10人的米兰清真寺,今天到了足足160多人。

  到场的一律是男性,穿戴庄严整洁,有七八岁的小孩,也有90多岁的老人。大家都铺着自带的小毡垫,一律朝圣地麦加方向跪定,认真聆听阿訇声调激越的吟诵。11月的凌晨已经很冷了,但没有一个人因寒冷而乱动或中途退场。

  据阿訇艾合买提介绍,虽然全村有340多人,但许多人都忙于生产经营,平常做乃麻孜的就五六人而已,但古尔邦节就不一样了,只要是有行动能力的男性,都要过来朝西跪拜,为今后的生活祈祷祝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11-1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熊建]老子的重阳节
下一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