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文明冲突论 理性回归“织锦”的美国文化特征
相对于亨廷顿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的政治观点,在美国的文化研究群体中,还有一批理性、学理、客观看待美国文化现实,实施美国文化建构的学者群体。
1998年,娣根(Deegan M. J)首次在她的著作中用“织锦”(tapestry)来比喻美国文化特征,尤其是将“织锦”与“仪式”结合起来谈:“仪式创造了一个文化体验、文化象征和文化价值的社区展示舞台。这些仪式能够衍生、改变、破坏和保有意义,在美国,不同仪式可以同步且快捷地介入这几个过程。从这些复杂、动态的生命织物中,锻造出一种织锦——带有可辨识且意义丰富的形象和象征的织锦。”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学者Wendy Leeds-Hurwitz认为“织锦”的比喻是一个折中方案。这个有关“织锦”的比喻明确地朝向对多元主义的积极肯定。而“织锦”比喻中,尽管也是由个性化的丝线编织而成,但织锦则是在将个性化的丝线有机并置并视为在一个崭新的整体过程中展现某种“期望中的形象”(intended image)。
研究者看到,“织锦”的文化寓言更强调了美国境内多元文化的融合,巧妙地将文化个体的个性范围从“沙拉碗”的过于独立性进行收缩,收编为一条丝线,作为编织美国这一宏大文化“织锦”能够运用得上、贯穿其中而又仅仅保留着“织锦”所需要的某种特定颜色,并在“织锦”必要的时点上有效地织入锦缎。
这样,五彩斑斓的织锦从形式上依然保留着多元文化背景的个体和族裔汇入美国的多元文化色彩,但这个织锦不再是随机性的五色杂陈,而是通过“文化设计”或者个体自觉,有机、主动、灵活地融入到织锦的过程,从而在织锦上立体成像,千丝万缕,多元色彩,多重色调地凸显形成某种统一主体性的美利坚文化理想形象。这或许才是当下美国文化自觉和文化发展的主流特点和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11月18日 15:28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