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最后的防雹师
  作者:记者 肖静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1-08 | 点击数:14367
 


防雹师嘎玛挥动手中的宝剑驱赶雹云,他身边的稻草人因被施过法,也具有防雹的功能

防雹法会
 

  看过畅销小说《藏地密码》的读者,或许会对书中介绍的古代西藏的几种神秘职业充满兴趣。其中,用法术来驱逐冰雹的防雹师(又称天气咒师、防雹喇嘛),就像早期的天气预报员一样,不但能将冰雹赶走,甚至能制造冰雹等恶劣天气来打击敌人。

  防雹师,真的存在,并且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吗?

  其实,防雹师不仅在古代西藏存在,直至今天,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藏族村庄仍然存在。每年庄稼收割之前,这些村庄就会请防雹师来作法,将冰雹云赶走。如果这年五谷丰登,老百姓就会相信,是防雹师的法术显灵了。

次旦法师防雹用的法器

  ▲▲历史悠久的神秘职业

  青藏高原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但高处不胜寒,这里的村庄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夏季,气候变幻不定,冰雹时有发生。一场突然而至的骤雨冰雹,往往会将农民辛苦劳作大半年的庄稼破坏殆尽。因此,过去,几乎每个藏族村庄在秋收前都会请防雹师来作法,将冰雹云赶走,从而保佑庄稼丰收。

  防雹师到底产生于何时,恐怕没人能说得清,但一定有着不短的历史。因为防雹师所掌握的密咒法术主要来源于佛教宁玛派(红教),而“宁玛”在藏语里就是“古”、“旧”的意思。相传,其教理是公元8世纪传下来的。至今,宁玛派仍以神秘的宗教仪式而闻名。

  藏族导演万玛才旦2004年曾执导拍摄了纪录片《最后的防雹师》,记录了在青海一个藏族村庄里,70多岁的防雹师嘎玛的生活。

  嘎玛自述,他从七八岁开始跟法力高强的防雹师学习有关防雹的知识。在一本古老的《防雹秘笈》里,对云层的形状、颜色及走向都有详细的描述。他一方面要对书上记载的防雹知识了然于胸,一方面还要刻苦修行,以获得更高的法力。

  以描写藏文化而闻名的作家马丽华,在她的著作《灵魂像风》中,这样描述防雹师:“天气咒师一般具有一定天赋、有某些特异功能,后天再学一些天文气象知识和藏密气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11-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罗山皮影戏流传上千年
下一条: ·对角花苗族的“结婚节”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