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颜秀萍]维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
  作者:颜秀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9-27 | 点击数:15171
 
说明1:我之同辈还应有堂─表兄弟姊妹,但都属旁系。堂兄弟姊妹,也称叔伯兄弟姊妹,是伯父和叔叔的孩子。表兄弟姊妹,指姑、舅、姨的孩子。
说明2:侄儿女,指我的兄弟的孩子;外甥、外甥女,指我的姐妹的孩子。
    表二:母系亲属称谓辈分分类表
辈分   直称(口语) 书面语  间称  描述式
祖父   外公(姥爷)  外祖父
母辈   外婆(姥姥)  外祖母
父    舅舅      同左      妈妈的哥哥
     舅母              或弟弟
母    姨妈      姨母      妈妈的姐姐
辈    姨父      同左      或妹妹
我之同辈 称表亲,参看表一后说明1
    表三:姻亲亲属称谓辈分分类表
辈分 直称(口语) 书面语  间称  描述式
父   爸爸     岳父   同书   妻子的父亲
           公公   面语   丈夫的父亲
母  妈妈     岳母   同书   妻子的母亲
辈          婆婆   面语   丈夫的母亲
    哥      同右 大伯(bǎi)子 丈夫的哥哥
同               大舅子  妻子的哥哥
    弟      同右  小叔子  丈夫的弟弟
         内弟(妻弟) 小舅子  妻子的弟弟
    姐     同右   大姑子  丈夫的姐姐
               大姨子  妻子的姐姐
辈   妹     同右   小姑子  丈夫的妹妹
        妻妹   小姨子  妻子的妹妹
汉语亲属称谓一般用直称或间称就能表明与自己的亲属关系,很少用描述式再加以说明,但对姻亲同辈的称谓有些特别之处,当面以直称形式称呼,在他人面前多用间称,而在作介绍时,虽然用间称就能明白其关系,但人们也常用描述式进行介绍。再就是对堂─表亲也要用描述式作进一步说明。
 
二、差异与特点
 
通过以上对维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分类描写,我们可看出,各民族对人类所共有的亲属关系的不同观念就表现在各自的亲属称谓系统上,是以语言的形式来表达的。维汉亲属称谓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分类系属不同。按美国R·H·Lowie对亲属称谓提出的四分法,即:
A型、二分旁系型(bifurcate collatera type)
F≠FB≠MB,M≠MS≠FS (F=father B=brother M=mather S=sister)
B型、直系型(Lineal type)
F≠(FB=MB),M≠(MS=FS)
C型、世辈型(generation type)
F=FB=MB M=MS=FS
D型、二分合并型(biturcate merging type)
(F=FB)≠MB,(M=MS)≠FS
那么汉语的亲属称谓当属二分旁系型,即把旁系的亲属称谓也划分为二,但和直系的亲属称谓有区别,父亲的兄为“伯”,弟为“叔”,姐妹为“姑”;母亲的兄弟为“舅”,姐妹为“姨”。现在看维语亲属称谓,其父亲为dAdA,父亲或母亲的哥哥当区别词看待,那么当属直系型,即把直系的亲属称谓与旁系的亲属称谓分别异称,但旁系的不再加区别,也就是对父母的称谓区别于对父母的兄弟和姐妹的称谓。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称谓的基本词只有dAdA(At′A)和Ap‘A(AnA)一对,Ak′A的本义是哥哥,的本义是姐姐。追根朔源的话,对父母辈应只有一对称谓词,与父亲年龄相当的皆为dAdA,与母亲年龄相当的皆为Ap′A。这样看来,又该属C型世辈型。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何晏文]关于民族服饰的几点思考
下一条: ·[谭万霞]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妇女法律地位论析
   相关链接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王优]浅探汉族传统婚姻仪礼的历史流变
·[周永健]论黔中汉族民间信仰文化的特质·[赵韩]张家界永定区亲属称谓系统文化内涵分析
·[王小健]以《仪礼·丧服》论周代亲属称谓的几个问题·[曹顺庆]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郭彦鑫]汉族岁时节日逐除习俗研究·维吾尔族桑皮纸:一方水土,一方材料,一方文化,一方传承
·用语言学方法解决神话研究问题·《维吾尔民歌精选》近日出版
·[吐孙阿依吐拉克]口头诗学视角下的维吾尔族达斯坦演唱传统·[蔡亚玲 郭西梁]汉族民间叙事的奇葩
·历经30年编撰 《中国民俗艺术(汉族卷)》付梓·[杨利慧]《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总论
·[呂微]神話信仰-敘事是人的本原的存在·[杨利慧]《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再版后记
·楊利慧等:《現代口承神話的民族志研究——以四個漢族社區為個案》(繁体字版)·[张多]“朝向当下”的神话学实践
·[王逍]“透明式”跨族群收养关系的文化诠释·[唐艳丽]彝语支民族亲属称谓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