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被中国人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它是圆月、满月,而不是遥远的月球。早在南朝时期,文学家谢庄就写过《月赋》,谢庄在443个字中,直接点出“月”字的,虽然仅有六次,但每一次都是那么恰到好处。风月、山水本无情,它本身并没有喜怒哀乐,是文人借“月”抒情。
古人还常常在诗词中,用“美人”和“明月”呼应,寄托对两者的向往和喜爱。《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三国演义》的貂蝉,小说中都有这些美女拜月的情节。而在古诗人当中,对月亮最为热爱的,还要数李白和杜甫,除了家喻户晓的“举头望明月”,还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都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浸染其中。
到了今天的中秋节,人们仍然不忘拜月,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一种愿望,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延续。相比较而言,西方更加务实,更多的是从科学角度来探索月亮的奥秘。
问月之 中西对比解读
老外不喜月 只因曾狩猎?
□科学松鼠会瘦驼老师
欧洲也有很多节日,但没有类似中秋节的节日。古希腊崇拜太阳,有日神,并且持续影响着欧洲人的精神。中国不仅有后羿射日的神话;还有嫦娥奔月的美丽故事。有阴有阳,才构成中国人眼中的和谐。为什么东西方看月亮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科学松鼠会的瘦驼老师说,这是因为西方人以前以狩猎为生……
中国人坚持中秋赏月,这可能跟月相有关吧,满月的晶莹剔透格外醒目,吸引人去欣赏。而满月对于西方人来说,却是另一番感觉。在西方的很多传说中,满月有时会给人带来未知的恐惧。哪怕是在现代词汇中,用满月来比喻的对象,也不像东方人眼中的那样饱含柔情,而是或中性,或负面。
为何同是满月,在东西方会有如此这般相反的感情?据我不完全考证,西方人自古以狩猎为生,常年在野外奔跑。而夜晚的森林草丛间,漆黑一片,自然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满月悬挂高空,不仅不能照明,反而给每个一闪而过的身影蒙上恐惧的想像。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潘媛 记者 向晨晨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1-09-11 05:56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