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23日至25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期人才培训,在贵阳贵州民族学院举办。由项目首席专家朝戈金带队的专家组,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义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研究员等国内知名学者,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讲习班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承担的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自启动以来,专门成立“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中心”作为执行机构,少数民族口头传统资料库建设、子课题招标、人文社科前沿讲座、“CASS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书系”等各项工作陆续有条不紊的展开。
项目设计时,考虑到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的后辈人才比较缺乏的现状,专设有“后续人才长线培养计划”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宣传、推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字、文化,培养一批有专深学养的民族语言文化专家,并通过讲习班、培训课程等形式带动人才梯队的培养,使人才队伍得以深度整合,形成语言、族群、年龄、学科诸方面相对配置合理的布局。2011年6月27日至29日已经在新疆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新疆民间文化研修班”。
本次讲习班延续了分工协作的形式,各位专家结合项目特点和贵州民族学院文学学科的实际设计了相关培训议题,包括朝戈金“从亚鲁王看国际史诗研究的新趋势”、尹虎彬“口头传统——从田野到档案馆”、杨义“重绘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白烨“当代文情与文学批评”,既有史诗学前沿性话题,也有民俗学的跨学科探索;既有宏观理论的文学综论,也有对于当下即时文学发展生态的扫描,比较全方位地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中心,辐射了相关学科的现状,起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下面对各个培训专题略作介绍:
朝戈金研究员在演讲
朝戈金研究员的讲演以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2009年发现的苗族史诗《亚鲁王》为切入点,强调了在当下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抢救濒危民族民间口头传统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并且提出了有关史诗观念的关键认识:即“史诗”并不能用习以为常的“文学”观念进行考察和研究,那样将会扭曲史诗的原貌,丧失史诗所包含的多层次信息。史诗作为葬礼仪式的镶嵌要素,是一个整体性、过程性“事件”的组成部分,脱离了它的演述语境就无法进行科学的研究。史诗是一种模范叙事,带有神圣性质。史诗是个复杂的互动事件,既是传统,也是过程,每次的演述总是一次刷新,因而体现为一种“活着的传统”。它的传播和接受都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不同,作为一种音声文本,通过现场演述口耳相传,因而史诗学实际上涵盖了古典学、文学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跨学科内涵,建设中国气象的史诗学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学科建设。
尹虎彬研究员讲演的主题是口头传统的数字化,他首先回顾了口头传统的学术史背景,提出新世纪以来学科发展的三个趋势,即由一国民俗学走向全球化资源的比较与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诞生,及其所引发的综合研究走向;数字民俗学的信息技术时代的诞生。在这样的语境下,口头传统建设数据化信息库,留存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在必行也是理所必然。他着重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资料库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规划和方法,这一点上有必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他还介绍了芬兰、荷兰、法国等国际学术界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可资借鉴的经验。
尹虎彬研究员在演讲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1-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