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石甜]口头传统[1]在网络社区中的传播与认同
——以三苗论坛的蚩尤传说为例
  作者:石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09 | 点击数:23215
 


  参考文献

  1. 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中华书局,2004年

  2. 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刊于《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2期

  3. 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4. 布鲁范德著.《美国民俗学》,李扬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年

  5. 陈国钧,《贵州苗夷歌谣》,文通书局,1942年

  6. G. Gesemann, Studien zur südslavischen Volksepik (Reichenberg:Verlag Gebrüder Stiepel, 1926). 转引自《故事的歌手》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 尹虎彬译,中华书局,2004年,第13页

  7. 顾颉刚,《顾颉刚: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8. 郎维伟,《四川苗族社会与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

  9. 李廷贵、张山、周光大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 刘魁立,《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11. 龙光茂编著,《中国苗族服饰文化》,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年

  12. 隆洛德 编纂,《卡勒瓦拉 : 芬兰民族史诗》,侍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13. 马学良、今旦译注,《苗族史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

  14. 帕里《荷马、帕里和胡索》,AJA,52:34-44,Jan-March, 1948;转引自《故事的歌手》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 尹虎彬译,中华书局,2004年,第4页;帕里(Parry),《1934年6月18日-10月19日在南斯拉夫德工作报告》第14页,转自《故事的歌手》,[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尹虎彬译.中华书局,2004年,第20页

  15. 潘定衡、杨朝文主编.《蚩尤的传说》,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

  16. 潘定智.《从苗族民间传承文化看蚩尤与苗族文化精神》,刊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年 04期

  17. 彭兆荣、龚坚,《口头遗产与文化传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小说歌"为例》,《民族文学研究》 2009年2期,119-123页

  18. 潜明兹,《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商务印书馆,1996年

  19. 田兵编选.《苗族古歌》,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

  20. 吴晓东.《苗族《蚩尤神话》与涿鹿之战》,刊于《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4):18—22.

  21. 伍新福.《论蚩尤》,刊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2):70—75.

  22. 伍新福.《重评蚩尤与苗族族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苗族古史研究述评之一》.刊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1)75— 78.

  23. 吴正彪.《蚩尤神话和苗族风俗浅探》,刊于《黔南民族师专学报》, 1999年 04期

  24.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25. 乌日古木勒,《史诗艺人的生活史研究_对哈萨克族民间艺人卡孜姆的访谈》,《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27,2008年第2期

  26. 熊晓辉,《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苗族蚩尤戏》,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4-15

  27. 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28. 杨鹓,《族源·战争·迁徙·部落·民族——苗族《蚩尤传说》的文化史价值》,刊于《民族文学研究》,1992年 03期

  29. 杨汉先,《威宁花苗歌乐杂谈》,原文发表于《社会研究》第五期,二十九年七月十日;见《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吴泽霖、陈国钧等著,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75-178页

  30. 佚名,《埃达:冰岛史诗》,石琴娥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31. 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2. 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3. 尹虎彬,《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三十年》,刊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年5月第3期,总171期.

  34.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35. 周星.《从“传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产》,刊于《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七辑,苑利主编,学苑出版社,2009,第1-20页。

  36. 岑应奎.《蚩尤魂系的家园——走进中国苗族文化中心雷山》,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

  37. 朱荣艳, 《新疆口头传统文化现状思考》,《民族论坛》,2009年 第01期

(本文载于《文化遗产》2011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三苗论坛 2011-5-11 13:59: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锡诚]前门传说:不是单纯的风物或名胜
下一条: ·[许钢伟]壮族《嘹歌》搜集整理及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任梦洁]山东快书口头特征与当下表演生态研究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初笑宇]互联网语境下牛郎织女的异文及流变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
·[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