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李祥林]民俗学与中国戏曲研究
  作者:李祥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20 | 点击数:18667
 
 
(二)
 
从民俗角度研究本土戏剧,非自今日始。近世在戏曲史论研究上有开山之功的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首章论述“上古至五代之戏剧”时,就从古代巫觋文化角度追溯戏曲的发生,提出“后世之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巫以乐神,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优以调谑为主;巫以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巫是沟通神、人的中介,当其进入迷狂状态而以神之代言者的形象出现时,当其以象征性的歌舞形式作仪式化巫术表演时,从中不正是可以看到后世戏剧中以演员装扮角色的情形么。王国维引及前人“八蜡为三代之戏礼”的说法,原话为:“八蜡,三代之戏礼也。岁终聚戏,此人情之所不免也,因附以礼义,亦曰不徒戏而已矣。祭必有尸,无尸曰奠,始死之奠与释奠是也。今蜡谓之祭,盖有尸也。猫虎之尸,谁当为之?置鹿与女,谁当为之?非倡优而谁?葛带榛杖,以丧老物,黄冠草笠,以奠野服,皆戏之道也。子贡观蜡而不悦,孔子譬之曰:‘一弛一张,文武之道。’盖为是也”(《东坡志林》卷三)东坡此语,肯定了戏剧有调节人们生活的作用,尤其是从化装表演角度提出蜡祭即古之戏剧,这观点值得注意。“蜡”指年终庆丰收祭百神(报答一年来众神赐福助佑之功)的仪式活动,也就是旧年将尽的十二月(腊月)的腊祭,这不但在庶民眼中很重要,而且是连天子也要出场主持的隆重典礼。“天子大蜡八”(《礼记•郊特牲》),蜡祭之所以被视为跟戏剧起源有关,盖在祭仪过程中有猫、虎、鹿等神灵的角色扮演,还要使用土鼓、蒉桴、苇籥等乐器(见《礼记•明堂位》、《周礼•春官•龠章》),其中含有原始戏剧的元素。蜡祭所祀乃跟农事有关的多种神灵,伴随着歌舞活动,每逢此时人们尽情欢娱,“一国之人皆若狂”(《礼记•杂记下》)。
戏剧跟原始宗教和仪式活动有密切联系,就参与的群体性言,“戏剧,特别明显地与仪式相似,因为文学中的戏剧,像宗教的仪式一样,主要是一种社会的团体的表演”(12)。从发生学角度看,希腊戏剧滥觞于酒神祭仪中的歌舞,这为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史上,包括各种礼仪的“礼”源于宗庙祭祀活动,其仪式过程中也包含着不少戏剧扮演因素,学界对此多有指说。当年,在王国维撰写《宋元戏曲考》之前,刘师培在《舞法起源于祀神考》与《原戏》中就曾提到“演剧酬神”、“赛会酬神”以及“傩虽古礼,然近于戏”等(13)。学界结合宗教、祭礼、仪式等民俗考察戏曲的,不乏其人。又有学者从上古巫歌(闻一多)、外来宗教(许地山)、傀儡戏(孙楷第)等角度考察戏曲,其中体现的民俗学眼光也值得注意。如闻一多的《〈九歌〉古歌舞剧悬解》,对楚辞名篇的读解就别具心得,给人启迪。董每戡的《中国戏剧简史》(1949)在分析中国戏剧从巫舞到戏曲乃至话剧的演变历程时,运用了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方法;任二北的《唐戏弄》(1984),也以扎实的文献功夫钩辑梳理出诸多关涉戏曲的民俗文化资料。
日本学者田仲一成的研究成果,为行中人所注意。他的《中国戏剧史》(云贵彬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等立足田野材料,从乡镇傩戏和祭祀切入,就“乡村祭祀”、“宗族祭祀”和“市场环境”论述了中国戏剧的起源及发展。他主张中国戏剧同世界各国戏剧一样是从乡村祭祀产生出来,这种普同性观点是否成立在学术上可以再加讨论,但他提出的问题以及注重田野的方法是可供参考的。田仲一成还撰有《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2000),其用力点依然在对农村祭祀演剧的考察和研究。关于田仲氏的研究,有论者指出:“战后,日本学者田仲一成先生独辟蹊径,将传统的中国戏曲作家作品研究纳入了社会学的领域。自六十年代以来,田仲氏就开始关注中国宗族和祭祀戏剧的关系。三十多年来,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与专着,指出戏剧起源于祭祀、起源于祭祀礼仪是世界戏剧史的一个共同的规律,从而确立了以农村祭祀为母体的中国戏剧发生一元论,可谓别出机杼。以此为出发点,田仲氏从剖析祭祀组织的机构(即地方戏剧的组织机构)入手重新构建了一部中国演剧史。”(14)这位异邦学者对中国演剧变迁史的考察,乃是将目光投向了地方演剧机构的组织方式及各种支配力量的消长,其中涉及社会民俗方面的村社与村社、宗族与宗族、村社或宗族与地方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跟村社发生密切关系的各色人等。
“田仲氏指出,中国的地方演剧依据支配的不同力量可分为三种形态:地缘——血缘——职业;依演剧的不同场所来划分,则为:乡村祭祀——宗族——市场地。具体说来,这一地方演剧形态的演变是可以这样来叙述的:地缘演剧——IA(市场村落的联合演戏)、IB(共同体村落的联合演戏)、IC(村落共同体的演戏);血缘演剧——IIA(宗族联合演戏)、IIB(家庭集团的演戏)、IIC(家长私宴的演戏)其中,支撑着中国地方社会及地方演剧的地缘集团、血缘集团,基本是借公共体之名而由大地主私人通过宗族关系加以支配的机构。这样,地缘系的演剧与血缘系的演剧便常常出现重合的因素,诸如冤魂祭祀种种的演剧内容也逐渐增添了忠孝节义的内涵。随着经济形态的变迁,宗族支配势力由强趋弱,于地缘集团演剧中分化出两支,一支是大地主支配势力让位于商人阶层,形成IIIA型演剧;一支是大地主支配势力让位于中小地主与贫民(IIIB)。而血缘演剧中,宗族支配力量最为薄弱的家庭私宴型,逐渐成为文人雅集的场所(IIIC)。随着市场地演剧的壮大,演剧的内容也相应逐渐脱离祭祀礼仪的内容,并向雅俗两极分化,前者(IIIC)以风情类(新传奇)、仙佛类(神仙剧)为主,后者IIIA以风情类(淫戏)为主,IIIB以豪侠类(造反武剧)、仙佛类(神怪类)为主。自明初《太和正音谱》以来的传统戏曲分类法,在此获得了全新的解释。”(15)将明清演剧文献资料和地方演剧实地考察结合起来,相互印证阐发,此乃田仲氏的治学之道。
“民俗”一词老早就见于古代中国文献(如《礼记•缁衣》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但“民俗学”作为学科名词正式出现一般认为是在1922年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的《发刊词》上。1920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吹响了我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的号角,学人们开始自觉运用民俗学视角来考察中国文化和文学,其中不乏论及戏曲者。如,周作人在《中国戏剧问题的三条路》中指出:“依照田家的习惯,演剧不仅是娱乐,还是一种礼节,每年生活上的特点。”(《东方杂志》21卷1号)谢婉莹的《元代的戏曲》从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探讨元杂剧繁荣的原因,认为“元代的社会,对于戏曲的发达,确有相当的辅助”(《燕京学报》1卷1期)。有如论者指出,这已经是将戏曲和民俗结合起来的严谨学术研究了。以20世纪初北大发起歌谣采集为标志的中国现代民俗学,实际上是从民间文学起步的。(16)至于民间文学,可谓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现象,因而向来是民俗学领域的研究重心之一,如李亦园先生所言,“民俗学的范畴虽也包括许多风俗习惯与民俗文物的研究,但是无论如何民俗学研究的重心,仍然是传说、神话、谚语、歌谣等‘民俗文学’(Folk literature)的素材,而所谓民俗文学,其实也就是民间文学,其间也许只是字义上运用的差异而已”(17)。不过,尽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在研究上多有重合,但后者更着眼于文艺欣赏等,前者则以整个民众生活为关注对象,其中异同,也当注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学艳]当前我国民族文献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条: ·江帆 万建中 高有鹏:民间文艺学的身份辨析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