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完全依赖行政力量,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建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得以传承的人文环境和市场需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成为民众的自觉行为,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当代文化创新的一部分。
“从遗产到资源”这一理论,是费孝通有关“人文资源”思想的进一步理解与深化,在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农村建设、文化的自主创新、道德重建、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的讨论中,在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时,甚至在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费孝通先生一生“志在富民”,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他到晚年提出了“富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文化建设需要有基础,而这一基础就是蕴藏在我们生活中的丰富的人文资源。
文化遗产这个词基本是欧洲人的概念,而其所包括的范围基本是在文物建筑等有形的遗迹中。将这些有形物称之为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准确的,因为它表述的是前人使用过的、在当今已不再继续发展的、不再具有生命力的东西。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在人类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存在的重要性以后,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传统文化反思及寻根之后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实际上是非西方国家反对西方文化独霸天下、寻求文化多样性发展的结果。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与以往的文化遗产概念存在着不同,后者更多的是器物层面的概念。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更强调文化的意义价值,是精神层面的概念,但某些被统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西,并非是“遗留物”,而是仍在作为民众生活方式的、仍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民众一直拥有的东西。
“遗产”的定义是“必将要过去的,或者已经过去了的东西”。这是一个静态的、固化的、不可逆转的状况。面对这样的状态,我们往往是把它当成一种传统留存下来的“活化石”,或设博物馆、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将其保护起来。在传统文化被当做一种资源的今天,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是可以保护的吗?如果要保护,如何保护?如果将其定义为“遗产”,那么承载着这些“遗产”而生活的人是不是也成为了过去的人、过时的人,即将被淘汰的人?他们愿意当这样的人吗?如果不愿意,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他们还会愿意继承他们的传统吗?因此,以往的“遗产”概念不能充分体现时代发展赋予“文化”的多重意义,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的解读。
美国一开始就将遗产和资源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将“文化遗产”定义直接确定为“遗产资源”,进而变成为政治、经济、社会服务的“文化资源”。为了能形成爱国主义的认同,美国用它短暂的历史和纪念物等来团结人民,通过保护文物遗产让一般民众认同美国的精神和生活方式。所以,美国早期的历史文化保护与爱国主义密切相关,这一内容成为文化资源保护最重要的对象,如为自由和国家独立而牺牲的英雄的事迹,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的战场及名人故居等。欧洲与北美的新博物馆理念的兴起,就是将文化遗产活用,不使其成为静态的过去,使其活态存在、参与到社会的发展进步中。
把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抢救、整理和纪录这些文化遗产,包括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制度。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怎样才能同时兼顾?在我国西部,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当今的西部,民间文化在各种力量的交锋中,向我们展示着一幅重新组合、建构的图景。在当代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中,几乎所有的民间文化都需要民间艺术来粉饰。而且,民间文化只要能成为民间艺术,就能保留下来,就能发扬光大。不仅是因为其能成为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标志和符号,而且还因为其能转化成文化商品,是现代文化产业的最终成果。面对这种状况,笔者感到“从遗产到资源”不是书斋里研究出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实践。
如何创新,如何发展我们新的文化?笔者认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属于民间文化,而且是继续活着的民间文化,还没有完全宣传出去,而且仅仅对其进行宣传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创新,必须要有中国当今新的文化的产生。没有出现引领世界新潮流的文化和产品,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永远都只是产品,不可能是思想和价值观。我们永远都只有中国制造,而没有中国创造。
保护一定要和创新联系在一起,创新是一种更深刻的保护,将两者割裂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才可得以世代流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种子与基因。
地方政府和知识分子常有一个误区,以为是理论先行,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很少关注到民众的力量。但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笔者发现,社会实践往往走在理论的前面。而民众有时比研究者更清楚他们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创造新的文化。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完全依赖行政力量,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建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得以传承的人文环境和市场需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成为民众的自觉行为,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当代文化创新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中新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06月16日 19:35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