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于乃昌]珞巴族三大史诗
  作者:于乃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9 | 点击数:9336
 

 

喜马拉雅山区,神奇、神秘而令人神往;它的东段那里是我国门巴族、珞巴族及僜人的故乡。我从70年代末直至90年代,在10多年间,曾6次深入喜马拉雅东部山区,考察生活在那里的山地民族文化。 我深深地被那里独特的文化、特别是神话、歌谣、故事和史诗吸引了。珞巴族的三大史诗——《斯金金巴巴娜达萌》、《阿巴达尼》和《多岗岗日》,就是我和我的同事在考察中的重大发现。
 
 
本世纪60年代西藏民主改革以前,珞巴族还是一个以狩猎和刀耕生产为主的现代原始民族,氏族和部落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使用珞巴语而无文字,信仰原始宗教。珞巴族三大史诗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滋生、繁衍的。
我们现在已发现的完整的珞巴族史诗作品,口头传唱时均无标题。现在每部史诗的总标题及其章节标题,是我在整理时依其主人公的名字和意义单元主旨冠上的。三大史诗作品是在博嘎尔、姆热、巴依部落中搜集到的,但它们广泛流传于坚波、凌波、巴达姆、民荣、崩尼、邓尼、崩如、布瑞和纳等部落中。这三大史诗作品被视为整个民族的神圣的语言,无疑,它们是珞巴民族的共同的精神纽带和文化象征。
一、《斯金金巴巴娜达萌》
《斯金金巴巴娜达萌》(以下简称《达萌》)主要歌唱世界的形成,万物的起源和人类的诞生,是传承至今的珞巴族伟大的创世史诗。在编年史上,这是一部关于血缘家庭公社时期想象的历史,正如史诗中反复唱诵的:“过去的故事要从头讲,/达萌、麦包是开章。”“达萌”,全称“斯金金巴巴娜达萌”,珞巴语“斯金”意为“大地”,“达萌”是本名,合起来就是“大地诞生的女儿达萌”。“麦包”,全称“斯金金乃乃尼麦包”,珞巴语意为“大地诞生的儿子麦包”。名字本身就反映了珞巴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普遍实行的“母子连名制”,是对母系血统的记忆。
《达萌》是由“序歌”和六章(意义单元)构成。“序歌”置于全篇之首(其它两部史诗也如此,已成定例),主要唱述此番祭祀的对象和目的,表达祈愿和渴求。以下六章的内容在演唱时没有明确的划分,其先后顺序也因演唱者不同而有变动;但是,透过表层语言形式,仍清楚可见其“思维—心理”逻辑,也就是说,史诗演唱者的历史感和主题感是十分敏锐和明确的,达到“丝毫不差”的惊人程度。其余两部史诗也是这样。我在整理时,是严格按照演唱者的“思维—心理”逻辑,遵循他们的历史感和主题感的脉络,依其意义单元主旨划分为六章,分别是:“天地婚配”、“创造万物”、“人的诞生”、“姐弟情恋”、“姐弟成婚”、“姐弟交欢”。
根据对作品内容分析,史诗《达萌》形成于父系氏族社会,但它所反映的现实却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早期的血缘家庭时代。史诗描述,达萌和麦包这对人类的始祖,是大地母诞生的女儿和儿子,是姐弟,后来接受天父地母的旨意结为夫妻。人类似乎从未有过浪漫。她们最初是架巢而居,采集度日。经过一段生食野处之后,天降火神,她们才学会用火。大地母斯金又教会她们制造石器、骨器和木器。火的应用和工具的制作,给他们带来了新生活,这时,姐姐采集,弟弟狩猎,狩猎逐渐成为主要的生活来源,麦包献给姐姐也是他的妻子达萌的礼物,有“山中野兽三百种”,“空中飞鸟三百种”,还有青牛和鲜鱼,反映了狩猎生产情况。在众鸟儿的帮助下,她们还学会了编织技艺,并有了“遮羞”等简单服饰。
史诗《达萌》所反映的时代是旧石器时代,这时已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血缘家庭”。史诗中达萌和麦包实际上各自代表了姐妹一方和兄弟一方,即代表了两个血缘婚姻集团,达萌和麦包也就成为两个集合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民族所讲述的因洪水泛滥只剩下兄妹二人,不得已而成婚的“人类再传”神话相比,珞巴族的这部史诗并不想掩饰人类童年的“耻辱”,而是以雄辨的、坦诚的态度再现了人类童年真实岁月,使这部史诗更具有历史真实感。
人类的生产,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P.2)对人类自生产的极大关注而又极感神秘,便产生了原始的性崇拜和生殖崇拜。史诗《达萌》用主要篇幅叙述了达萌和麦包的恋情、婚配和交欢,就是血缘家庭时期性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反映,是对人类自身生产极大关注而又极感神秘的宗教表达。这部史诗对原始宗教的其它表现诸如灵性崇拜、自然崇拜、日月崇拜,以及原始的祭祀风俗也有生动反映。
史诗《达萌》是对母系氏族公社建立之初的远古社会现实的再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史诗显示出它的作为原始文学不可争辩的认识价值和永恒的魅力。生活在晚近得多的史诗的歌唱者们,虽然不懂得历史学家们研究的历史科学,但是,他们具有的历史意识和对现实的忠诚态度,使他们能够在想象和幻想中相当准确地揭示出历史的客观逻辑。在浪漫的幻想中包含着对现实的忠诚,使这部史诗在珞巴族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成为惊世之作。
二、《阿巴达尼》
《阿巴达尼》(以下简称《达尼》)主要歌唱神话传说中的男性祖先阿巴达尼的诞生、婚配,以及阿巴达尼的种种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是传承至今的珞巴族的伟大的祖先史诗。在编年史上,这部史诗是对珞巴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矛盾错综、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的形象再现。“阿巴”,珞巴语意为“根子”、“祖先”,“达尼”是本名。史诗说,达尼是老虎冬日的儿子,按“父子连名制”,达尼又称“日尼”。直到现在,珞巴族男性名字的首字习惯上略去父名而直接冠以“达”字,即“达X”,就是为了纪念民族祖先达尼。
史诗《达尼》是一部在父系氏族社会祖先崇拜中产生的恢宏壮丽的作品。达尼是这部史诗的中心人物,全部史诗都是围绕达尼的活动展开的。这部史诗由“序歌”和七章构成。“序歌”冠于全篇之首,其思想观念与《达萌》中的“序歌”基本一致,讲述祭祀的对象和目的,表达祈愿和祝福。七章的内容是:“祖先诞生”、“达尼娶妻”、“达尼遇难”、“二子遇难”、“盟誓立约”、“父子围鸟”、“划定地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建章]论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之艺术结构及其民俗文化土壤
下一条: ·[杨海涛]云南少数民族祭祀歌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相关链接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
·[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李楠]“史诗文本”:概念嬗变与问题阐释
·[姜蕾]《伊戈尔远征记》与新疆各民族民歌修辞手法的比较研究·[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
·[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李银菊]史诗《玛纳斯》所见“丝绸之路”路线·[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
·[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
·[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范宗朔]试析菲律宾苏洛德人史诗《西尼拉乌德》中的英雄人物特征·[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
·[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