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武文]尧乎尔文学对裕固族历史的口承与补正
  作者:武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05 | 点击数:13605
 
 
听阿扎(父亲)说:尧乎尔在西州哈卓的时候,黄将军凶猛得很,周围部落很怕他,于是他有了欺凌外族的野心。后来他以游牧和给宋朝进贡为由,把部落分成三支,分别占领了哈密、罗布泊和龟兹一带的牧场……
——《黄头将军》
 
第二次内迁大约在明代洪武年间。这次内迁是由于回鹘内乱及伊教圣战造成的大规模入关。《姓“安”的来历》讲:
 
尧乎尔遭难逃到肃州,因为语言不通,急得拍马鞍叫唤。肃州官误以为他们姓“安”,于是给洪武皇帝奏说:“一个姓安的部落要求在肃州居住。”洪武皇帝准奏,并称尧乎尔为“安家茶马户”。
 
此二传说亦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宋史》卷490《龟兹传》云:“龟兹或称西州回鹘,或称西州龟兹,又称龟兹回鹘。”这些称谓与尧乎尔南移是有关系的。《元史》卷121《速不台传》云:“帝欲西征,……速不台奏,原从西征。帝令度大碛以往。丙戍(1226年),攻下撒里畏吾特勤赤悯等部。”赤悯在今新疆东南,亦为尧乎尔内迁之所。《明史》卷329《哈密卫》云:哈密居族“一曰回回,一曰畏吾儿,一曰哈刺灰”。哈剌灰为尧乎尔族。从明代撒里畏兀儿所置安定、阿端、曲先三卫的情况更能证明尧乎尔从西州高昌移往新疆东南地的史实。
安定、阿端、曲先就是撒里畏兀儿。他们的居地正是尧乎尔第一次内迁时曾经落脚的地方。《明史》卷330《西域传·安定卫》云:“安定卫距甘州西南一千五百里。汉为婼羌,唐为吐蕃地。其地本名撒里畏兀儿,广袤千里。”约在今新疆的若羌一带。同卷《曲先卫》云:“曲先卫,东接安定,在肃州西南。古西戎,汉西羌,唐吐蕃,元设曲先答要元帅府。”约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同卷《阿端卫》云:“阿端卫,在撒里畏兀儿之地。”可能在于田东北一带。
尧乎尔的第二次内迁正是明代洪武年间安定、阿端、曲先三卫的大规模入关。这方面的材料甚多,兹录几则就可见一斑。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79云:“安定卫……正德中伊伯勒阿拉图什等略居其地,余众撒徙。”“曲先卫……成化中为吐鲁番所扰,率族内徙,遂失其地。”
《明会要》卷79《外番》云:“阿端卫……迄正统中数入贡,不知所终。”
《肃州志》卷6《属夷》云:“按肃州属夷,本居嘉峪关西口外。明洪武、永乐间设有七卫,……曰哈密卫者,即今在哈密也;曰曲先;安定、阿端三卫者,在西宁口外之西北也;……弘治中土鲁番扰哈密渐及沙州以东诸卫,由是属夷不能自立,皆求内徙,遂迁之于关内肃州地方,安插住牧。”
《益世报·社会研究》第30期载:“黑黄番又称锡拉维吾尔,锡拉维吾尔为黄色之语,其祖先原为维吾尔族,由新疆迁居玉门,为明赤金卫后避土鲁番之压迫,遂逃入关内,其牧地在今高台山”(6)。
裕固族民间传说多指尧乎尔部内徙入关,而史籍主要说的是安定、阿端、曲先三卫的内徙入关,造成这种说法不一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由于尧乎尔经首次内徙,分散于哈密、罗布泊、龟兹、焉耆等地,在其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三卫的政治、军事格局,这样在二次入关时,史籍只注重三卫的记述而舍弃了其他残部的零星材料;另一方面由于尧乎尔在首次内徙时,一部分人员仍留守于旧地,直到安定、阿端、曲先三卫大规模入关后,留守旧地残部才渐移关内,这段历史虽不见于正史,但却保留在口头传说中。这两大原因正是造成历史学界和民族学界对裕固族内徙入关问题出现分歧的基本点。
 
结语
 
尧乎尔文学是裕固族历史的形象写照,它以特殊的方式传承着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历史,并且补正了各类史籍对尧乎尔记载的不足和史实。综前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尧乎尔文学对裕固族历史的传承和补正主要有以下几点:
1.裕固族族源主体就是尧乎尔,唐宋称之为“黄头回纥”,元明称之为“撒里畏兀儿”。史籍中出现的“夜落纥”、“夜落隔”,“约乐葛”并非裕固族族源主体,也不是最早的民族称谓;
2.尧乎尔故居在西州高昌,为今吐鲁番之地。史有“火州”、“和卓”、“哈卓”、“哈至”、“哈剌”等多种译名。
3.尧乎尔内徙至少是两次完成的。首次因扩张自己的势力从高昌分散于哈密、罗布泊、龟兹等地;第二次因宗教斗争从上述诸地纷纷东进入关,定居于甘肃河西走廊。
 
注释:
(1)引自《裕固族研究论文集〈概述〉》。
(2)引自林幹、高自厚《回纥史》155页。
(3)引自清人吴广成《西夏书事》。
(4)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回鹘条。
(5)引自林幹、高自厚《回纥史》158页。
(6)转引于薛文波《裕固族历史初探》,载《裕固族研究论文集》。
(本文原载《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04期,第44~48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郁]乾隆定调“摄魂案”
下一条: ·[徐文堪]千古疑谜《越人歌》释读简介
   相关链接
·[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重塑与变异
·[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王瑶]培田春耕节:历史文化名村的奇魅化展演
·[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刘文江]传说研究的三种范式
·[刘婷]从辽境香炉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镜像·[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
·[解乐乐]渔业历史文化的镜像:《山东省渔民歌谣集解》研究·[冯莉]论埃内斯托·德·马蒂诺的民俗观
·[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陈冠豪]当代显性鬼传说“影子记忆”的“箭垛”组合现象
·[包海青]神话原型到历史叙事:蒙古族感光型起源传说生成的思维模式探究·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