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婚姻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经济因素占据较重位置。调查中62%的男性能够接受女方比自己能力强,28%的男性能接受对方比自己高,38%的男性能接受年龄比自己大(见图5、图6),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的新观念已在当代青年中广为传诵。与之相应,经济因素成为重要条件甚至是硬件,不少为儿女报名的父母在询问对方条件时第一句就是问“你孩子月收入多少?”报名者大多要求对方是武汉人或在武汉工作,对外地报名者不太关注。以上均表明受国外价值观念的影响,当代青年的思想、价值观、信仰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恋爱追求呈开放型。
图5 男性对女性相关比较条件的接受程度(%)
图6 女性对男性相关比较条件的接受程度(%)
二、影响当代未婚青年婚恋心理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建议
1.经济因素预期过高
男女青年们普遍反映经济因素是他们组建婚姻的重要原因,男女青年都希望在正式组建家庭时能有稳定收入、有房、有车,这些条件如果都需要具备,显然对25-28岁的适婚青年们是巨大的压力。多数青年朋友们才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不久,基本上是无法达到上述的物质条件,所以形成了一部分适龄青年不谈恋爱,一心一意拼命工作,努力赚钱的局面。一些青年朋友们不谈婚嫁,而是将心思放在努力积累物质基础上。实际婚嫁年龄推迟化,单身大龄现象便成了社会的热点。
因此,加强对未婚青年婚姻物质条件预期的引导,物质因素是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大的期望值会将婚姻物欲化,而淡化对情感、责任、相互扶持等婚姻基础的需求,从而造成重婚姻硬件而轻婚姻软件的现象。
2.人际交往圈狭小
在参加活动的人员中,大龄青年们及家长们普遍反映工作忙,交际面窄,错过了好年纪。按职业来分类,男性中工程类和制造业问题最为突出,参与者表示他们因工作的安排可能要长期在外,接触人员少,交际范围狭窄,无法解决情感需求,为此非常的苦恼。女性中财务和教师的比例最高,也是反映接触的人员较少,缺少交流机会,平时工作忙所以错过很多机会,感到很遗憾。
因此,针对职业造成的交际面狭窄现象,相关组织和部门可以开展一些职业类的“适龄未婚青年关爱活动”,为青年男女相识相知创造条件,扩大未婚青年的交流、交友范围。关爱活动可以针对未婚青年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如单位之间的互动、主题交流活动、适当调整部分时间供未婚青年们自由支配增加闲暇时间等,让未婚青年在学习、娱乐、休息等社会交往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新生活的追求,寻找自己的理想伴侣。
3.男强女弱思想影响择偶
男强女弱的家庭关系仍是择偶时的首选关系准则,这在一个方面限制了交友圈和择偶圈。婚姻关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关系,婚姻中的男女双方都会因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表现出和初婚状态不同的综合素质,如女方因进步超越了男方的社会地位,男方因某些原因与女方相比不再有优势等等。男强女弱在婚姻关系中不会一直保持不变,如果一直抱有男强女弱的观念,必定引起男女双方在家庭角色中的困扰,在未来的婚姻中增添无数的烦恼。
因此,对未婚青年们加强婚姻相处之道的学习,婚姻的双方是一个相互平等、信任、理解、支持、包容、关爱的关系。双方都有充分发展个人潜能的机会和自由,无论在真实婚姻中哪一方的社会角色处于优势和劣势,都不应该影响家庭地位。夫妻双方是平等的家庭角色关系,与社会地位和角色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关系。
4.对真实婚姻关系中不可控性的担忧
从上面对青年朋友们婚恋认知心理的分析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未婚青年们乐观看待未来婚姻的意愿中隐匿着对婚姻关系的不安。尊重自己的感觉,理解对方的感觉,是婚姻关系中的一大进步,说明大多数青年朋友在注重婚姻硬件的同时对婚姻软件同样关注。
而“好就在一起,不好就分开,没有谁是谁这辈子的唯一”思潮在当代青年中的影响力折射出一种现象,没有多少年轻人还愿意为婚姻和恋爱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家庭容易因情感而建立,也容易因情感而解体。爱不爱随心而定,无论离合都有准备。当然这是青年在未婚状态下对婚姻的宣言,而走进真实婚姻后,在产生了婚姻衍生品,如:孩子、共同财产等情况后会不会发生变化,需要我们继续跟踪调查,目前还无法得到结果。如果婚姻前的宣言和婚后的实际生活发生冲突,持这种观点的青年会仍选择随心离合,还是会选择为了保全孩子的需要、或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发生一些改变?还待我们另行调研。
因此,这些观念可能会造成在未来婚姻与恋爱生活时出现“相恋容易相处难”的情况,青年对现实婚姻相处之道的理解和学习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舆论导向、婚恋指导等为未婚青年们提供一些社会环境,增强青年对婚姻的信心,学习一些相处的知识和技巧。
综上所述,当代青年的婚恋心理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开放和进步促进了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发展和改变,同时当代青年的婚恋观会影响社会情感形态的发展,继而影响未来十几年社会现实中主要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模式。关注青年朋友的婚恋观,引导、培养和树立科学的婚恋态度,学习理解婚恋中的相处之道,是社会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相关专业人士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原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2期,第129~132页,文中图表等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