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陈正祥 晏先华 刘鞠]当代青年婚恋心理探究
  作者:陈正祥 晏先华 刘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25 | 点击数:13026
 

 

内容提要:当代青年的婚恋问题日益成为家庭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者以参加第三届湖北青年相亲文化节现场相亲互动的未婚青年为主体,从性别、年龄层次、参与性、主动性、真诚性、婚恋心理认知、婚恋心理测试、婚恋心理咨询等多方面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多维度的当代未婚青年婚恋心理调研分析,了解未婚青年的婚恋心理状态,探究心理因素与婚恋现状的关系,为相关部门加强对相亲者正确婚恋观的引导,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当代青年;婚恋心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B849;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2-0129-04

为进一步倡导婚恋新风,营造和谐氛围,解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大龄单身青年婚恋问题,帮助广大青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满足青年婚恋交友需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共青团湖北省委在2006年11月及2007年5月分别成功举办两届湖北青年相亲文化节的基础上,于2008年5月举办了第三届湖北青年相亲文化节。活动共吸引了10余万青年及其家属热情参与,已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相亲交友活动和青年文化工作品牌。第三届湖北青年相亲文化节活动期间,团省委联合知名心理调研机构——行知天下心理教育培训机构,以参加相亲文化节活动现场的未婚青年为主体,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现场咨询、访谈分析等各种方式,对当代未婚青年婚恋心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当代青年婚恋心理的主要特点
 
1.公众相亲参与人员众多,婚姻危机感增强
(1)相亲参与者年龄多样,人员众多。男性24-30岁是参与的主体,女性23-28是参与的主体。本届相亲节的参与者年龄多样,但男性24-30岁、女性23-28岁人员最多,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朋友仍是婚姻需求的主体人群。但从心态上看,真正进入婚姻焦虑期的年龄男性在29岁,女性在27岁,这个年龄段的未婚青年,工作已普遍进入持续发展期,无论男女越是接近28岁,在事业方面越具有稳定性,同时对婚姻的渴望越是强烈,其中有50%以上的青年人表示因为工作影响了个人情感的关注时间,错过了恋爱的最佳时机。传统的“先成家,后立业”的观念已悄然改为“先立业,后成家。”(具体见图1)
图1 相亲互动活动参与人员性别及年龄分布对比
(2)同学、朋友结伴而来,集体相亲不羞怯。三五个同学相约而行,两三个朋友结伴而来的现象很常见,还有些单位集体组织的相亲会因为有领导同事们的助威,在相亲队伍中更是引人注目,可见公众相亲文化已经成了大家都很熟识和认可的交往方式。与前两年的遮遮掩掩相比,大胆的展示自己对婚恋的渴望,显示了当代青年朋友们对情感的需求更直白,追求更主动。而以组合方式前来参加相亲会的人员,因为有同伴的支持,表现更自然,也更有机会,同伴们会相互鼓励,促使大家更勇敢地与异性交往,而单身前往的相亲者反而显得孤寂而寡言。
(3)家长比子女更显焦虑。现场活跃的人士,家长更甚子女。在现场有很多全家出动的“浩大相亲团”,更有母子组合和母女组合,父母看见中意的人选,会直接上前提问,一连串的现实问题抛出来,合不合自己的选媳(婿)标准就有了个大概。约有11%的年轻人坦言,之所以来相亲会是父母为他们报名,或者父母安排过来的,父母的催促和焦虑,加速调整着他们走向婚姻的步伐。在现场游戏的环节,父母会鼓励子女报名参加,不停的提醒子女要写明自己的联系方式,在心理认识和心理测试的现场,父母们也会投上自己的一票。
(4)危机感年轻化,女性从23岁开始突增,男性从24岁开始突增。25岁以下的参与者多与往年,已有20岁的女性青年和21岁的男性青年出现在相亲会现场,23岁左右的年轻人比比皆是,更多25岁以下的年轻人已经接受了通过这种途径来寻找恋爱对象的方式。他们是现场最为轻松的人,经常被问及如此年轻为何参加这样的活动,他们会回答“也不小了,总是要考虑的,就是来看形势,为以后做准备……”年轻面孔的出现让25岁以上的人员更添压力,特别是年近30岁的青年男女,对这一现象显然还不太适应,纷纷叹惜自己已没有年龄优势。以前相亲是大龄青年的需求,现在已逐渐成为所有适龄青年的需求。年轻化趋势表明了两种现象,一是对当代青年婚姻的危机感普遍化、低龄化;二是婚姻竞争加剧。
2.相亲现场择偶心理趋理性,年轻人重感觉,父母重条件
(1)相亲者们广泛搜集信息,广泛发布信息。现场时间有限,多数人相亲步骤清晰明确,先看外部条件,再谈内在美,选择标准更理性。明确的目的性让参与者大方的搜集异性的消息,坦然地发布自己的信息,在众多的信息源中选择适宜的对象。在心理互动游戏中,为避免参与游戏的男女产生羞涩感,组织者准备了面具,在几百名现场参与者中,选用戴面具的比例仅占5%,而游戏活动后表示要展示个人才艺的高达23%,表示想延长现场游戏时间的占31%。在心理互动游戏现场关于参与性、资料有效性、真诚性等参数情况统计数据。(具体见表1)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杨善华]田野调查中被访人叙述的意义诠释之前提
下一条: ·[唐景福 朱丽霞 牛宏]甘南、肃南地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调查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宋国威]阜宁县淮剧生存困境及发展策略探究·[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
·[包海青]神话原型到历史叙事:蒙古族感光型起源传说生成的思维模式探究·[安德明]反义谚语:一个探究中国谚语的新视角
·[孟颖]古代棺饰中章纹的功能寓意探究·[邓李]解冤、劝孝和倡德:重庆民间觉皇宝坛《佛门解结科范》伦理文化探究
·[安德明]反义谚语:一个探究中国谚语的新视角·[扎西卓玛]中国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探究
·[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孙展航 张雪 左红卫]迁移后的工艺美术再发展路径探究
·[马丽美]传统非遗与旅游景区的新型合作探究·[刘永发 李庆]人文之汤:洛阳汤文化调查与探究
·[何红艳]内蒙古剪纸艺术探究·[郭飞 赵岩]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历史文化街区楹联与场所精神探究
·[邢天月]特殊的守护神:东北地区保家仙信仰特性探究·[傅灵犀]红与灰:当代青年“锦鲤祈福”习俗的文化分析
·[周书云 陈兰]粤港澳大湾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路径探究·[吴晋芳]集体记忆视角下的中庄秧歌传承发展探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