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大师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大师

[江帆]谭振山活动年谱
  作者:江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22 | 点击数:17079
 

  1998年(七十四岁):

  8月,由台湾国立中正大学陈益源主持,辽宁大学江帆协同合作的专题计画《民间故事家谭振山及其讲述作品之调查与研究》,在台湾行政院国科会通过立项,正式展开两岸联合对大陆谭振山故事及其讲述活动的调查与研究,制定出在台湾出版谭振山研究与故事精选专集的计画。

  1999年(七十五岁):

  5月,新民市电视台摄制了谭振山故事活动专题,一经播出,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

  10月,辽宁省文化厅授予谭振山「辽宁省优秀民间艺术人才」称号。

  2000年(七十六岁):

  6月,沈阳市委授予谭振山「沈阳市荣誉文艺家」称号,新民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罗家房乡乡长,书记,太平庄村领导等,市,乡,村三级政府亲至谭家将证书,奖牌,奖金颁发给谭振山。

  8月,江帆赴谭振山家继续进行追踪调查与研究。

  2001年(七十七岁):

  陆续有辽沈晚报,辽宁电台等媒体登门采访谭振山。

  12月,陈益源专程从台湾来沈阳,与江帆赴谭振山家进行故事采录与专题追踪研究。同时,两位学者就谭振山的故事活动专题在辽宁大学进行了学术讲演,并邀请谭振山到辽宁大学向大学生,研究生讲故事。

  2002年(七十八岁):

  陆续有省,市媒体登门对谭振山进行采访。

  2003年(七十九岁):

  4月,新民市文化局,文化馆领导及专业人员登门看望谭振山;不断有媒体采访及慕名者前来拜访。

  8月,江帆赴谭振山家继续进行追踪研究。

  2004年(八十岁):

  12月,辽宁电视台「第一时间」节目登门拍摄专辑,录制了谭振山所讲述《老鼋报恩》,《箫女》,《丢驴吃药》三则故事。

  新民电台,沈阳晚报,沈阳电台登门采访。

  2005年(八十一岁):

  3月11日,时调任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任教的陈益源教授率研究生林丽蓉专程来到沈阳,对谭振山故事及讲述活动进行采录与调查研究。谭振山应邀到辽宁大学向本科生及研究生讲述了《洞房认义女》等数则故事。随后,谭振山应邀赴江帆家,两岸学者联合对谭振山的故事活动及其生命史进行了深入访谈。

  3月12日,江帆教授带领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研究生两人及台湾国立中正大学研究生林丽蓉赴谭振山家,继续以「民间故事家谭振山及其讲述作品之研究」为题,进行实地调查。

  4月,新民市文化局,文化馆领导到谭振山家,研究将「谭振山的口头文学」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事。

  4月26日,辽宁卫视电视台「精彩辽宁」专题部记者及摄制人员在江帆教授的带领下到谭振山家中进行实地踏察,并在太平庄制定了将故事家谭振山列入「精彩辽宁」专题的拍摄计画。

  6月,由台湾陈益源教授指导,台湾国立中正大学研究生林丽蓉撰写的以「民间故事家谭振山及其讲述作品之研究」为题的8万字硕士学位论文在台湾国立中正大学通过答辩。

  8月,辽宁省启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评议工作。时任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的江帆教授在评议会上建议将「谭振山的口头文学」列入辽宁省第一批申报国家级名录之列,此建议被辽宁省文化厅采纳。25日~26日,新民市文化馆副馆长宋长新等有关人员急赴沈阳,在江帆家中,由其指导连夜对「谭振山的口头文学」申报文本进行修改与完善,保证了此专案的如期申报。

  10月,江帆撰写的论文《民间敍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以故事家谭振山为物件》获中国文联第五届文艺评论大奖理论文章一等奖。

  12月,「谭振山的口头文学」获批「国家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中国首批528个国家级专案中唯一的个人专案。

  2006年(八十二岁):

  1月21日,山东电视台文化频道记者一行4人专程来沈阳,在江帆教授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了解其对故事家谭振山近二十年的追踪研究。

  1月22日,山东电视台文化频道记者一行4人在江帆陪同下,驱车到罗家房乡太平庄村谭振山家中,对谭振山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采访与拍摄。

  1月23日,应江帆邀请,故事家谭振山到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给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讲了「老鼋报恩」,「石佛寺山娄老娘婆给狐仙接产」等讲故事,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2月10日,辽宁电视台新北方节目组分别到谭振山家和江帆家进行采访,对谭振山的故事讲述活动以及江帆对其的追踪研究进行了双向性报导。

  3月,新民市文化馆有关人员到谭振山家商讨谭振山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一事。

  5月20日,谭振山荣获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称号,全国各地媒体纷纷登门对其进行采访并报导。

  6月,第二个周六为中国政府制定的首个「文化遗产日」。当日,谭振山赴沈阳故宫出席辽宁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大会,受到辽宁省政府领导的接见。文化遗产日期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多种媒体集中对谭振山的故事活动及其影响进行了报导,谭振山的故事活动名气与影响大振,声名远播。

  9月,辽宁省,沈阳市有关部门领导登门拜访谭振山,送达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证书与奖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0年2月4日

上一条: ·[江帆]农耕文化最后的歌者──对民间故事家谭振山追踪研究的学术思考
下一条: ·专访“民间故事大王”谭振山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
·[孙瑾]故事与图像人物的替代性演变·[石圆圆]指向生命的“行动”:人类世背景下民间故事研究策略的启示
·[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
·[罗浩]《笑傲江湖》的人物设置与游戏规则·[梁珊珊]多主体共议与民间故事的市场化转型:以徐文长《都来看》故事为例
·[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查斯查干]人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变身:从卫拉特蒙古民间故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