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廖明君 张士闪]艺术民俗学研究:将乡民艺术“还鱼于水”
  作者:廖明君 张士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05 | 点击数:23703
 

  廖:历史上,知识分子对于民众的“贴近”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姿态,一种象征,他们对于民间文化从来就少有平视的眼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情形也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不过,乡民艺术既然在20世纪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那也会因此获得一些发展的良机,甚至会前所未有地获得深入参与社会进程的机遇……

  张: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况,只是还需要作更具体的分析。有时我为了研究的方便,将1910~1970年代的乡土社会视作一个时段,其显要特征是“动荡中的渐变”,以此与1910年代以前的传统乡土社会、1980年代以降的转型期乡土社会相区别。20世纪50~70年代,在国家强力推进乡土社会的革命式转换与现代性变迁的背景下,国家政治意识形态高调登场,摄文化为政治工具,乡民艺术研究曾经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局面。马克思主义被树立为唯一权威的指导理论和方法论,也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学术论著,进行了许多乡民艺术的采集整理工作。尽管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民间文学领域,其发展也在外部环境的干扰下显得畸形,但还是在中国学术的困难时刻起到了火尽薪传的作用,从而为新时期乡民艺术研究的复兴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对于这段历史的审视与反思,更多的还是会感觉到一种苦涩的滋味。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旨在到乡村基层发掘与研究乡民艺术的队伍不绝如缕。这些队伍主要由各级文化局、艺术馆或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大中专院校的人员组成,他们对于各地乡民艺术活动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查、遴选、采集,以及整理、改编、研究,其工作基本上是以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政治思想与艺术观念为指导思想的。其中又以50年代与80年代由中国民间文艺学界两度发起的自上而下地展开大规模地搜集与整理工作最为典型。此外,全国性的民族调查、识别工作,也有效地带动了民族民间文化调研工作的开展。上述活动的好处,是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发现了大量的乡民艺术线索,由此编织出来的“集成”系列对于主要由政府组织文艺展演而形成的文化传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者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某种程度的便利。然而,上述由劳师动众历时经年而完成的卷轶浩繁的乡民艺术集成文本,由于指导方法的偏颇而使得其学术价值大打折扣,并由此对原有民间文化生态造成较大的破坏作用。

  通过对参与当时工作的部分学者的访谈,我对于50~70年代关于乡民艺术的搜集与整理过程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一般说来,这种工作首先要从散布于广大乡土社会中的艺术活动遴选一个具体目标,但这种遴选并不以先期田野作业为前提,而是带有相当的主观性与偶然性;一旦选定目标,学者就会按照学院教科书式的标准,从乡民艺术由一次次展演活动而自然形成的众多文本中寻找或综合出一个“标准样本”,而舍弃其他;最后,还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对于其艺术门类的认定、整理字数的限定、套路式的写作规范等)和自己的眼光,进行进一步的增删、修订。在这样的一批批采风者的眼中,一个民间玩具主要是作为一个造型别致的工艺品而受到注意,一首民歌也仅仅是因其优美的旋律、调式以及脍炙人口的歌词而大受欢迎,然后煞费苦心地找寻它与地方革命历史的联系,粘贴上它在生活与劳动中的功能作用方面的些许内容。相形之下,乡民艺术在不同民俗语境中因发挥不同功能而形成的多种文本则受到忽略。归其因,对于这些受政府委托而下去“采风”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来说,民间艺人只是作为乡民艺术资料的便利提供者而进入他们视野的,乡民艺术的众多异文则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需要他们去做一番所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严肃而神圣的工作。因而,下列情形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某种乡民艺术因为被“采风”而身价倍增、名声大振,甚至被升华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而富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展演机会或各种资助。许多乡民艺术所在地区的各级领导与其传承人都期望获得被“采风”的机会,其热切程度明显超过了他们对获得当地民众认可喜爱的渴盼。不言而喻,调查活动本身也已经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引导乡民艺术趋于“政治工具化”的重要手段,乡民艺术借此在社会上获得政治声誉的同时,其政治化倾向也逐渐被强调到一种极端的地步。这样的研究从来没有也不会把乡民艺术置放于广阔厚重的乡土社会之中去理解,乡民的主体价值于无形中被漠视,当然就更不可能对乡民艺术之于乡民日常生活的意义予以充分评估。

  总之,在20世纪初至198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乡民艺术经历了一个被发见、开掘直至被赋予越来越浓烈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过程。伴随着国家政治对于地方社会控制意识的增强,乡民艺术的政治价值得到充分开采,甚至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直到1980年代,乡民艺术研究领域中一种在田野作业的基础上重新体认“民间”、潜心回归乡土语境的潮流声势渐壮,始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勃勃气象“。民族国家”是贯穿于整个20世纪中国乡民艺术学术史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数代知识分子由研究乡民艺术而参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无疑在历史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然而,乡民艺术主体意识的长期潜抑由此形成,而新时期乡民艺术研究之焕发生机也正在于对这种抑制的消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海外华人学者的人文社会科学观
下一条: ·冯骥才委员:文化不能产业化 文化的事交给文化人做
   相关链接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王彦龙]乡民艺术的历史记忆与宗教呈现
·袁瑾:《地域民间信仰与乡民艺术:以绍兴舜王巡会为个案》·走向村落 构建艺术民俗学
·[张士闪]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田野转向”与学科景观·[张士闪]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主体意识的现代转变
·[马知遥]中国乡民艺术的精神镜像与吉祥表达·[耿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中国乡民艺术的“去语境化”
·《中国艺术民俗学》略评·[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
·[张士闪]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张士闪]京西幡会:一个追求“天人吉祥”的联村仪式[1]
·[张士闪]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民俗特性与人文精神·张士闪:行走在田野
·[山曼]民俗学的艺术视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