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陈柏峰]乡土逻辑植根于熟人社会
  作者:陈柏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05 | 点击数:9087
 

  人情礼俗制度化

  “人情”最原本的含义是人天然自发的感情和性情,它随心所欲而没有节制,因此必须在建立社会义理的目标下对人情进行规范,使人情完成从自然性向社会性的转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这种转化的标志就是礼制的出现。

  在儒家的社会秩序建构中,“礼”用来连接天人之间的关系。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被称为“理”,它是自然规律,人不能改变,只能服从。在连接天人关系过程中,圣王承天道而制礼,即以天的名义来规范人情。在儒家看来,只要人情能够顺应天意,情感表达达到中和境界,天地万物就运行不悖、秩序井然了。

  礼对情的规范,体现了儒家对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思考与建构,在功能上符合传统社会的需要。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都非常高,高度依赖于人们的相互合作。儒家因此极端重视家庭伦理和家族伦理。礼制对家庭、家族关系的建构,实际上是对人们家庭关系中自然感情的礼俗制度化,其目的在于维护坚固的群聚共同体。因为自然情感的延伸有限,无法构成共同体的坚固基础。不过,这种人情的礼俗化,并非对所有关系中的情感一视同仁,而是更加强调父子之爱和兄弟之爱,轻视夫妇之爱。

  儒家强调小型社会(宗族)认同的方式提供了想象和建构大型社会(“国”/“天下”)的通道。一是要求人们推己及人,使家庭情感普遍化;二是借助家庭关系来想象各种政治关系,用父子类比君臣,用兄弟类比同僚,用婚姻来建构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因此,礼也就在人情的基础上打通了家国关系,将家族内的结构形态、关系模式及行为准则推及到家族之外的社会组织中,使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儒家通过礼对社会秩序进行建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礼对人情的规范过程,也就是人情礼俗化过程。之后,熟人社会中的人情就不单是自然情感,而与礼俗浑然一体。礼俗社会因此可以说是人情社会,人情也因此构成了乡土熟人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

  乡土逻辑歧视陌生人

  在人情礼俗化的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是围绕着人情关系展开的,行动准则是人情规范,这种人情取向的行动规律可以称为乡土逻辑。

  当人们在儒家建构的社会秩序理论支配下,用礼俗化的“人情”来思考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时,由于不同关系中应然的“情分”、“情义”是不同的,因此实然的“情谊”也应该有所不同。个人与家人之间的情分是“只有今生,没有来世”,因此必须讲“亲情”,“有情有义”;个人与熟人之间的情分是“大家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必须讲“人情”,讲“面子”;个人与陌生人之间没有情分或仅有“见面之情”、“一面之缘”,因此可以什么都不讲。概括来说,“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至少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是熟人之间的“情面原则”,它是从熟悉和亲密关系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处事原则。它要求人们待人接物、处理关系时,顾及人情和面子。其中的“权利”和“义务”在长时间的互动中追求互惠平衡,而在每一次互动中讲究互让,并不要求平衡,也就是日常互让、长期互惠。

  二是情面原则衍生出的“不走极端原则”。人们不仅仅要讲人情、顾面子,还要在情与理发生冲突时,不能“认死理”。这就要求人们首先按照人情决定自己的具体行为,在情理法冲突时,援情略法,情在理先。否则,再怎么占理也是“不近人情”,不具有正当性。

  三是情面原则衍生出的对待陌生人的“歧视原则”。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区分对待熟人与陌生人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与对待熟人不同,对待陌生人显得非常无情。歧视、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作为交涉手段、漠视陌生人的利益、偏袒熟人和本地人,都是普遍的和具有正当性的做法。

  四是情面原则衍生出的“乡情原则”。“落叶归根”的乡情是人情的延伸,这种以故土为精神归属的乡土习性,就是“乡情原则”。离开熟人社会的精英仍然受人情机制规训。他们关心村庄越多,在村庄的地位就越高,名声也越好。乡情原则维系着乡土中国的生态平衡,实现城乡社会的有机循环。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175 期 9 版“社会学”文章之一;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网站 2011-3-29 10:23: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郑晓云]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下一条: ·[明跃玲]乡村旅游语境下民间技艺的变迁: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分析
   相关链接
·[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
·[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林海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早期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实践
·[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高鹏程]民间工匠群体中的“同乡同业”现象·[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
·[吉国秀 李晓林]西塔的变迁: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王新艳]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 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探讨· [郁喆隽]“佛系”是对“单通道社会”的暧昧抵抗
·周锦章:《传统·自我·实践:转型期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研究》·[顾忠华]巫术、宗教与科学的世界图像 :一个宗教社会学的考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