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杨恩洪]给史诗传承留下一把金钥匙
  作者:杨恩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25 | 点击数:8511
 

2006年,桑珠老人在西藏家中。

  2000年底,本文作者杨恩洪(左)在西藏墨竹工卡的桑珠家中采访。


  今年2月16日,在祖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一颗耀眼的明星骤然陨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著名藏族格萨尔说唱家桑珠,这位从藏北高原走来,前半生浪迹高原以说唱格萨尔为生,后定居墨竹工卡县,在抢救、保护藏民族口头文化遗产格萨尔的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人,在墨竹工卡家中走完了九十年的人生旅程。

  近十年来,桑珠老人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时常需要住院治疗,甚至抢救,但他从未停止工作,总是积极配合西藏社会科学院格萨尔课题组的同志,从事整理、出版桑珠说唱本的工作。桑珠老人的说唱本共45部49本,至今已出版37本,尚有12本等待出版。桑珠老人的离去,是格萨尔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桑珠是目前仍在世的几位老艺人中的最年长者,他经历了口头传统逐渐从兴旺走向衰弱的过程,见证了二十、二十一世纪史诗发展的现状与轨迹。他的辞世是传统的老一辈艺人传承史诗时代的终结。

  我和桑珠老人相识、相知以及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快三十年了。1984年,我们在拉萨格萨尔艺人演唱会上初次见面。1985年他参加在赤峰召开的《格萨尔》学术研讨会,经过北京时,我曾陪他去雍和宫、北海等处参观,对他的说唱生涯进行了深入的采访。1986年他来北京参加全国格萨尔工作表彰大会并领奖。后来,在1989年成都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上、1990年与西藏社科院的同志一起前往桑珠老人家乡墨竹工卡县采访、在1991年拉萨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上、1991年底在北京格萨尔艺人命名大会,我同桑珠老人多次接触后,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当时,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尽快录音、尽快出书。他多次对我说:我希望能在活着的时候看到自己说唱的《格萨尔》出版,哪怕一部也好。

  20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西藏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始立项并启动了桑珠说唱本(共45部)的录音、整理与出版项目。从此,桑珠老人便长期住在西藏社会科学院分给他的住所,积极投入到长达十余年之久的工作中。西藏社会科学院历届领导十分关心德高望重的老艺人,从说唱录音到生活起居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令老人一直在毫无后顾之忧的氛围中工作与生活,堪称抢救说唱艺人之典范。

  我作为本课题的倡导者之一及课题组组长,从此有了更多与桑珠老人见面的机会。由于对格萨尔事业的热爱及共同的追求,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年龄整整相差24岁,却成为相知相念的忘年交。我每到拉萨便马上去看望桑珠老人,询问他的身体、生活以及课题进展情况。而他也十分关心我的健康,我一到拉萨,他就会叫女儿给我送来刚刚打好的酥油茶。

  1922年,桑珠出生在昌都与那曲交界的丁青县琼布地方一个叫作“如”的村庄。这里是从青海、昌都去那曲、拉萨的交通要冲。由于桑珠的外祖父洛桑格列做一点小本生意,家境不错。外祖父喜欢广交朋友,朋友聚在一起便喝酒,然后他就唱上几段《格萨尔》。他的小屋经常坐满了来听故事的乡亲们。久而久之,他得到了一个“洛格诺布占堆”(“洛格”是洛桑格列的简称,“诺布占堆”是格萨尔的名字)的美名。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03月23日14 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谢国先]论中国少数民族谷种起源神话
下一条: ·[吕微]神话信仰─叙事是人的本原的存在
   相关链接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何城禁]南方多民族格萨尔同题故事的角色设置及其结构功能
·[蔡威]藏族碉楼营造技艺与文化记忆的传承发展研究·[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
·[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东主才让 还科多杰]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解析·[仁欠 张冲 仁青才让]卓仓藏族婚俗彩礼及其作用研究
·[罗文敏]组材: 集与散——《伊利亚特》与 《格萨尔》的情节结构·[宁梅]藏族“鲁母化生型”神话的大传统传承
·[李亚星 格勒]藏族青年婚照的影像表达初探·[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孙九霞]小地方与大世界:一个边缘藏族社区的本土现代性·“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及捐赠仪式在京举办·《格萨尔》史诗藏译汉名词术语进入规范化阶段
·[岗措]藏族传统节日的地域性特点·[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