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余未人]21世纪新发现的古老史诗《亚鲁王》
  作者:余未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25 | 点击数:12702
 

  亚鲁王也有着过人的狡黠。当他被迫迁徙到族人荷布朵的领地时,貌似真诚地与荷布朵结拜了兄弟,并以手艺人的身份居留下来,在荷布朵的王国里打铁,可谓能伸能屈。他在这里渐渐“合法”地占有了荷布朵的妻子,并与她生育子嗣。亚鲁王又用一系列的计谋驱赶了荷布朵,兵不血刃地侵占了荷布朵的王国。勇猛、憨厚的荷布朵如何敌得过足智多谋的亚鲁王!而在后辈东郎的唱诵中,这是最为他们津津乐道的一段,听众眉舞,唱者和听者都崇拜英雄亚鲁王的狡黠。

  《亚鲁王》中看不到孔孟儒学内“仁”而外“礼”的道德观;这里贯穿的,是严酷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其实,完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只是历代御用文人的塑造;而民间崇尚的英雄大多是有血有肉、可感可信,能够在常人身上寻找到根脉的。

  《亚鲁王》把苗人的创世神话与英雄史诗做了奇妙的融合。在史诗中,亚鲁王在母腹里就具备了神性;而在人世间,他只是一个吃着小米、红稗而艳羡糯米、大米的苗人首领。在唱诵史诗的东郎眼里,亚鲁王的部族就是全人类,亚鲁王带这支苗人所创造的,就是人类社会。所以,亚鲁王从开天辟地做起,他派儿子去造了12个太阳、12个月亮,又派儿子去射杀了多余的日月,而只留下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亚鲁王把草标(苗族民俗:用巴茅草挽成结称为草标,所插之处即表示拥有)插遍了领地,形成了各种民俗。

  许多民族的史诗中,都有12个太阳之说,而麻山苗人,却把12个太阳、月亮之说都赋予了亚鲁王。亚鲁王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他代表了苗人的梦想和希望。神性的亚鲁王把各方面的智慧和才干发挥到了极致。亚鲁王的出现,也是苗人由崇拜神灵到崇尚自身的升华。

  (二)

  为何这样一部英雄史诗时至今日才被学界发现?《亚鲁王》传承的诸多特点决定了它的生存状况。通过两年来与《亚鲁王》的亲密接触,我有幸首读了其汉译稿,并一探它的幽秘。

  其一,在麻山苗区,流传于乡间的《亚鲁王》是一部由东郎世代口传的史诗。它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没有抄本,而实实在在以“非物质”状态存在千年。它不是人人都能学,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唱诵,更不是大众都会的。习艺者需要有学唱的愿望、天赋、良好的记忆力,才有可能通过艰苦学习成为东郎。习艺者年轻时要举行虔敬的仪式拜老东郎为师,只能在每年农历正月和七月这两个月的时段学唱。正式的唱诵只能在葬礼上。习艺者跟着东郎去参加葬礼,聆听东郎唱诵并绞尽脑汁记忆。这是漫长的、煎熬毅力的过程,有的需要几个月、几年,有的甚至长达十几年才能出师。当习艺者终于独立唱诵并得到苗人的认可时,新一代东郎就此脱颖而出。然后就会有丧家前来邀诵了。

  在麻山四大寨为逝者举办隆重的砍马仪式上,东郎身着藏蓝色家织麻布长衫,头戴草编的“冬蓬”,手执铁质长矛,一派古代武士装扮。东郎要通过唱诵,让逝者沿着亚鲁王作战迁徙的漫漫长路,一站站地返回祖灵所在之地。唱诵是程式化的。因为苗人古代没有文字,史诗必须有程式化的重复吟咏,才能口口相传至今。比如对亚鲁王多次迁徙的时间表述上,史诗总是以程式化的结构和语言描述十二生肖的轮回;在情景的表述上,亚鲁王每到一地,都要把王妃儿女、随扈和各种动植物一一带去。这种程式化,让东郎一方面便于记忆,一方面可以将其作为相对独立的板块,在唱诵中随时压缩或扩展,并运用到史诗的另一个情节里。

  在每一场唱诵中,主题构架和程式是不变的,东郎声称自己绝对忠于师傅的传授。比如在第二章第二节亚鲁王派遣儿子卓玺彦去杀12个太阳中那些多余的太阳。史诗中唱道:“十二个太阳死完了/十二个月亮死尽了/剩下一个太阳来照射……留下一个月亮来数月数。”这个数字明显不符合逻辑。但东郎坚持这么唱,说自古以来师傅就是这么唱的。这种情形还有不少。事实上,东郎也可以有自己的发挥。有趣的是,东郎本人不承认这个。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东郎的唱诵是否“绝对忠于”、“一成不变”的唯一检验者,只能是当场的听众。而听众的构成,主要是懂得但并不会唱诵《亚鲁王》的其他苗人。他们对东郎有某种不自觉的“仰视”,对东郎是十分宽容的。他们只要听到《亚鲁王》主体的架构,就予以认可了。我想,如果唱诵真是如同东郎本人所强调的一成不变,那《亚鲁王》的搜集整理就不会困难重重,也不会有这样丰富多彩的“版本”了。

  《亚鲁王》的唱诵与苗语中部方言区许多歌师都会唱诵的《苗族古歌》不一样。中部古歌有不变的“歌骨”和可以自由发挥的“歌花”。歌花展示了唱诵者的创造性和杰出才能。在当地苗族民众看来,只有能够即兴创造歌花、“见子打子”的歌师,才是优秀的歌师。《亚鲁王》的传承强调“不变”,也与麻山自然生态的恶劣和这支苗族苦难的命运有关。在生活重担的压迫下,苗人崇拜英雄的先祖及其开创的业绩,遵循古规,事事谨慎,这样导致的后果之一,是创造力难以弘扬。东郎的唱诵庄严肃穆,追求原汁原味,没有歌骨歌花之说,没有灵活多变的唱诵规则。这就决定了《亚鲁王》的传承和唱诵是一丝不苟的,不带有娱乐性,因而也是小众的;然而这部英雄史诗对苗人心灵的征服力,却是最强悍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1-03-2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廖紊碧]民族村落社会仪式场合中的礼物流动——唐家村人情往来状况调查
下一条: ·[李继群 和红灿]滇东南的“白倮”与荞
   相关链接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
·[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
·[李若慧]礼俗生活实践中的“文化遗产”·[李楠]“史诗文本”:概念嬗变与问题阐释
·[姜蕾]《伊戈尔远征记》与新疆各民族民歌修辞手法的比较研究·[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方守永]《苗族古歌》的叙事艺术研究·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李银菊]史诗《玛纳斯》所见“丝绸之路”路线
·[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
·[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