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吴真]清明祭祖节俗的城市化进程
——以香港“清明思亲法会”为中心
  作者:吴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2 | 点击数:17929
 

  随着1970年代道堂内设骨灰龛的普及,清明时节前往道堂祭拜祖先的善信日渐增多,道堂顺应这一趋势,将清明思亲法会固定成为定期举办的超度亡魂法会。[15]从云鹤山房1974年所拍摄的照片所见,附荐先人的牌位已经摆满了坤道(女道士)经生身后的道坛四周。[16]当然,此时的清明思亲法会已经转变为,专门为超荐善信之祖先亡魂而设,附荐费已经成为道堂的一大收入。云鹤山房另一幅历史照片上,一众坤道经生正在施演幽科,墙上张贴的幽榜签署着附荐者名讳甚多。这两张照片反映了1970年代清明思亲法会受到信众的欢迎,同时由于法事规模的扩大,各道堂开始出现经生人手不足,坤道经生渐渐取代乾道成为主流。

  丁亥年(2007)笔者调查的香港各道堂中,通善坛在中环总坛的宗教部,启建三天(3月30日至4月1日)的清明思亲法会;飞雁洞佛道社则在观塘总坛启建四天(4月5日至8日)的丁亥年清明法会,法会在位于4楼的坛址举行,启坛当日该坛经生开坛竖幡,开始礼忏朝参,开位摄召,关灯散花,法会圆隆当日亦演习济炼幽科,祈为善信荐祖超升。[17]

  一般规模的香港全真道堂登记在册的信徒大约都有三百至五百人,实际上参与清明思亲法会供养、或者寄放灵位于道堂的信众数目远远大于此,圆玄学院等几家大道堂的灵位数目皆已超万,每年参加清明思亲法会、中元法会的信众更是逾十万。通过这些宗教服务,道教的礼仪与信仰进一步渗透到香港市民生活中去。[18]

  从1950年代政府禁止土葬,到1960年代道堂内设祖堂的普及,再到1970年代在道堂内举行清明思亲法会成为定例,清明节到道堂内祭祖和附荐先人成为香港的新节俗。在这过程中,香港道堂根据香港丧葬风俗的变迁,调整了自身的社会服务定位,从宗教场所到宗教仪式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适,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我们看到,宗教社会团体的适应性角色转换,为香港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与传统文化提供了和谐共处的可能,并在某种程度上调和了政府条令与民间风俗之间的正面冲突。

  三、从一家之祖到天下之鬼──清明思亲法会的公益化

  道教超幽法事所体现出来的对祖先及亡魂的普度关怀,与清明时份扫墓祭祖习俗,意旨大有重叠之处。“清明思亲法会”之名虽然无法追溯其源头,但可见法会是以宗教的仪式去彰显儒家思想的“思亲”,即慎终追远观念。那么道堂在修建清明思亲法会时,主要选用什么道教科仪以突出“思亲”的主旨呢?以下是2006年飞雁洞道堂启建清明思亲法会的告示:

  敬启者﹕本洞奉纯阳吕祖先师赐示﹕丙戌年清明思亲法会定于农历三月初五日 (即4月2日星期日) 启坛,四昼 (4月2、3、4、5日) 连宵功德。朝礼列圣宝忏,晨午朝参,开坛竖幡,开位,摄召,关灯散花科各全堂,诵玄门经咒等。迨至农历三月初八日申刻 (即4月5日星期三) 法会圆隆,外坛施放单清斛食先天济炼幽科全堂,荐祖超升。同门善信、弟子如欲金榜提名,孝子贤孙欲为先祖祈求超升者,请提早来本洞登记,以便预作安排为荷。(亦可邮寄划线支票,抬头请写『飞雁洞佛道社有限公司』,并以另纸写上欲附荐之先人姓名、籍贯与阳居人关系,及阳居人姓名、回邮地址和联络电话)。

  附荐灵位等级如下﹕

  (1) 福字位 680元 (2) 禄字位 450元 (3) 寿字位 250元 (4) 康字位 150元 (5) 贵字位 50元

  可代订衣包﹕

  (1) 祖先衣包 30元 (2) 男衣包 30元 (3) 女衣包 30元 (4) 幽衣 70元

  同门善信、弟子如欲金榜题名,孝子贤孙欲为先祖祈永超升者,请提早登记,以便预作安排为荷。

  上文告示所提及的扬旙、摄召,关灯散花科、斛食先天济炼幽科,是宋代以来道教用以普度幽鬼孤魂的超幽科仪,其关注点不仅在于一家一户的先祖亡魂,更在于阴间所有亡魂、一切四生六道无人祭祖的野鬼孤魂。这种普度宗教关怀体现在祭品上,便是除了传统清明扫墓必备的祖先衣包、男衣包和女衣包之外,还有施舍给无主孤魂、无祀之鬼的“幽衣”。可以说,清明思亲法会的仪式功能,已经从传统清明思亲风俗的一家之祖,延伸到天下的亡魂,最终获得冥阳两利之和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清明:春雨滋润的文化
下一条: ·[赵世超]浅谈清明节庆活动的原理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马兰]城市化背景下文化空间对“地方”的再造问题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
·[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石峰]祭品的“经权”逻辑 :一个仪式解释的本土观点及其扩展讨论
·[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赖婷]礼俗互动视角下的民间节日祭祖体系
·[张丽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与自我调适·邵凤丽:《朱子<家礼>与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实践》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钟梦迪]松阳县叶氏祭祖的田野调查报告
·[郜冬萍 周磊]清明节中的游艺·[邵凤丽]当代祭祖礼仪传统重建的内在生命力
·[杨杰宏]多元化的南方史诗类型思考·[田兆元]城市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遗产保护研究
·[曲木铁西 巴莫阿依]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研究·[岩本通弥]城市化过程中家庭的变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