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施爱东]兔儿爷新春凑热闹
  作者:施爱东   摄影/图:小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31 | 点击数:10921
 


 

  老北京的兔儿爷本是中秋庙会的宠儿,是在中秋夜里给小孩拜月用的。不过时移事易,拜月风俗消失,现在人们过春节也把它请出来添热闹。尤其赶上兔年,可以预期,新春庙会上,少不了它花花绿绿的身影。

  消失于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兔儿爷,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复活。自从1985年北京恢复春节庙会以后,兔儿爷茁壮成长,逐渐成为春节庙会的一大亮点。大大小小的兔儿爷,像拍集体照似的,齐整整地立在货架上,排成一座座兔儿爷山。

  ■节前兔儿爷,节后兔爷儿

  老北京的兔儿爷本是中秋庙会的宠儿,每年一进八月初十,北京的热闹街市中,最抢眼的总是兔儿爷山。老舍说:“北平,天津,济南,和青岛。在这四个名城里,一到中秋,街上便摆出兔儿爷来——就是山东人称为兔子王的泥人。兔儿爷或兔子王都是泥做的。兔脸人身,有的背后还插上纸旗,头上罩着纸伞。种类多,做工细,要算北平。山东的兔子王样式既少,手工也很糙。”(《兔儿爷》)

  人们把兔儿爷买回家,是在中秋夜里给小孩拜月用的。拜了兔儿爷,能保一家老少团圆,还能保佑儿童百病不生。

  不过,兔儿爷的神圣地位只能保持一个晚上。中秋节一过,兔儿爷就成了孩童手中的玩偶,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弄脏、摔碎。北京人常常把有身份的男人叫“爷”,而在一些乖巧的小玩艺后面拖个“儿”音。中秋前,兔儿爷是兔儿“爷”,得好好供着;中秋后,兔儿爷是兔爷“儿”,免不了破碎的命运。北京话“没有接年的兔儿爷”说的就这事。

  老北京的兔儿爷花样多,有布扎的,纸糊的,但主要还是泥塑的。许多兔儿爷的歇后语,都以泥质和中空模塑为语境:兔儿爷掏耳朵——葳泥,兔儿爷洗澡——泥了,兔儿爷拍心口——没心没肺,兔儿爷打架——散摊子。

  ■捏个兔儿爷,编排玉兔姐

  兔儿爷的造型是相对固定的,大致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一是体貌特征。首先是白兔子,无论兔儿爷穿红穿绿,底色一定是白。其次是长耳朵,兔身和耳朵一般是分开制作的,兔身用模具压成,上好颜色之后,才将预先做好的耳朵插上。所以兔儿爷不能倒着拿,担心一翻个儿,耳朵掉下来。再次是兔唇,上唇中间是个“人”字,将兔唇一分为三。

  二是月宫捣药者身份。这一身份至迟在东汉即已确立,山东出土的许多汉代画像石中,西王母座下都有只玉兔在捣药。清代兔儿爷无疑承袭了这种身份,其右手总是握着一根黑漆漆的捣药杵,至今山东儿歌还唱“天蒙蒙,云蒙蒙,玉兔捣药出月宫,瘟魔人户驱赶走,布医施药显神通”。北京的《嫦娥奔月》、《唐王游月宫》等月宫戏,玉兔以捣药杵为兵器,鞍前马后围着嫦娥姐姐上蹿下跳。

  三是华丽衣着。兔儿做了爷,自然得顶戴花翎,可那头上两只大耳朵,清朝官帽扣不上,只好将那爷味往下整,把衣服给整气派了。身穿金甲,脚蹬朝靴,怎么威风怎么整。最后把兔儿爷整成一个文官兼武官的舞台戏子。到了民国,兔儿爷形象更加多样,派生出小货郎、剃头匠、算命先生、卖油郎,不一而足。

  四是以神兽为坐骑。是领导就得站台上,兔儿爷也得有个高高的底座,才能让他从各色月饼瓜果中凸显出来。早期底座就是个单纯的坐桶,后来开始在桶上加些花饰,变身为莲花座、牡丹座、芙蓉座之类,再后来,人们又把坐桶换成了坐骑,于是,小小兔儿一成爷,就骑上了老虎、狮子、麒麟、神鹿、大象。

  五是背插靠旗。越到后期,兔儿爷周身的饰物越多,基本照着戏曲舞台的“爷”形象来装扮。开始只在左后侧插一面小靠旗,后来增加到左右各一面,再后来,左右各两面,俨然雄赳赳的舞台急先锋。

  接下来,就得给这身古怪装扮编个民间故事,对满腹疑团的孩童们有个交待。

  据说有一年北京闹瘟疫,月光菩萨(王母或嫦娥也行)派玉兔下凡行医。可是,由于玉兔一身素白,人们认为不吉利,谁都不敢让她进家门。玉兔郁闷地来到一座小庙,看见庙里神像一身将官铠甲,就借来穿上。玉兔不辞辛劳为人治病,为了加快行程,不断更换坐骑,一会奔驰一会宝马,直到跑遍全城。后人感其恩德,每到八月十五,家家给她摆上美味瓜果,感谢她给人间带来吉祥安康。

  当然,故事也可以编成这样:玉兔姐姐送药到人间,为了让大家抓紧用药,她就变成一个唱戏的,不停地更换舞台服装,用唱戏的方式招徕大家前来领药;为了让那些不能领药的病人用上药,她就骑着神兽走街串巷送货上门;为了哄小孩吃药,她有时扮成小货郎,有时扮成剃头匠,有时扮成小姑娘。市面上找不到笑着的兔儿爷,就是因为心忧疫情。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11-01-31 01:2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明清时代的新年节俗
下一条: ·[刘锡诚]围炉话春联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