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春节日历:年俗点评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28 | 点击数:122921
 

【 春节日历:“大年初一满街走”】

  “大年初一满街走”

  点评:连绵不断的爆竹声是新年到来的足音。伴随着正月初一的临近,爆竹声一阵紧似一阵,直到一个特定的时刻,万户齐鸣,响彻云霄,旧年归去,新年降临。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时间是新的,一切与时间相关的事象也都具备了新的含义。新的时间就像一个人们盼望已久的新生儿,因为他的诞生,人们欢呼雀跃,并以相互拜年的方式加以庆贺。

  拜年,首先是家庭(家族)内的拜年,通常是小辈依次向长辈叩头恭贺新禧。届时,长辈将用红纸包着的崭新的纸币,送给他们,叫做“压岁钱”,这既是喜庆的贺岁之礼,也意味着长辈给予幼儿以保护力量。其次,邻居朋友亲戚同事之间也相互拜贺。旧时拜年虽也有不亲往、派人送贺帖的,但尽可能登门入户,磕几个头,或作几个揖,或握几下手,面致祝福。“大年初一满街走”,描绘的正是人们登门拜年的热闹情形。

  如今,拜年的礼节已大大简化,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蔚然成风,那种拜者与受拜者近距离的亲切接触,那种从百事大吉盒里拿起瓜条、糖块边吃边与主人聊聊家常的感觉,离现代城市人是越来越远了。

  北京联合大学 张 勃

  联文:迎春曲里开元日

  祝福声中拜大年

  撰联:中国楹联学会 刘太品

  对联书法:清华大学 晁岱双

  日历设计:本报美编 袁 昕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03日 01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岭南民间信仰“众神和谐”
下一条: ·敖其:蒙古族的传统小年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