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巫达]传统宗教与凉山彝族的文化认同
  作者:巫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2 | 点击数:25553
 
本文正是从这个思路出发,以凉山彝族的具体例子为例,探讨人们如何通过传统宗教来表达他们的文化认同。笔者是凉山彝族,对凉山彝族的宗教与文化认同有一些亲身经历和感受,加上1999年我为了做我的硕士论文《宗教、语言与文化认同:中国凉山两个彝族村子的个案研究》,曾回到家乡做过近四个月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这些是撰写本文的基础。
 
二、凉山彝族的传统宗教体系及其文化认同
 
凉山彝族传统宗教信仰体系区分神、鬼、人的世界,而神职人员毕摩是沟通人和神鬼之间的人。人和神鬼之间有转换关系,这种关系是单向的,人死后如果灵魂没有得到妥善祭送,就会变成鬼害人,但鬼不能再转为人,也没有转世投胎的概念。人有人的世界,神鬼有神鬼的世界,没有变成鬼的灵魂也有他们自己的世界,毕摩的一项重要义务是把死者的灵魂及时送去和他们的先祖们的灵魂生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送灵魂回归故土的《指路经》。人、神、鬼之间的关系都是由毕摩联系在一起的。毕摩是彝族宗教文化体系中的中心,对毕摩的认同也是对彝族文化的认同。
(一)对神鬼世界的认同
在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体系里,人的世界和神鬼的世界的结构是相似的。“彝族先民的心目中的虚幻世界同现实世界基本上是一样的,死者所过的阴间生活与现实人所过的阳间生活是大致相同的”(苏克明等1999:100)。这里所说的阴间跟汉族的阴间不太相同,彝族的阴间概念没有地狱之说。地下面有人生活,但不是因为有罪孽而被处罚到那里的,天上的人也不一定是过着比地面上的人好的“天堂”生活。按照彝族的传说,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高个子人,他们生活在天上,一种是中个子人,也就是我们地面上的人类,另一种是矮个子人,生活在地下面。天上的人和地下的人过的都是和地面上的人一样的生活。比如天上人的君主叫莫俄体古兹①,手下也有臣民。早期的时候,地上的人和天上的人是可以交往的。天上的莫俄体古兹有段时间还要派差役到地面上来收租,后来其中一个差役因为做坏事激起地面人的反感,被地面人杀死,莫俄体古兹很生气,用洪水淹没地面以示惩罚。洪水后地面上只剩下一个叫居木惹斯斯的人,地面上没有人与他结婚生子繁衍人类,于是他在他的动物朋友们的帮助下用计娶了莫俄体古兹的女儿尼托为妻,生三子成为后来的彝族、汉族和藏族的祖先(巫达2000:105)。这里的天上人和地面人是可以通婚的,所以天上的人并不是像汉族神话里那样的神仙。彝族所说的神仙,有天上的神仙,也有地面的神仙。天上的神仙统称“莫木斯惹”(莫木,天;斯惹,神仙),意为天上的神仙,地面上的神仙就叫“斯惹”。斯惹作为神仙,发明创造了彝族的文化习俗。例如,杀牛招待客人的礼节是古侯、曲涅发明的;毕摩念经是居木惹阿普曲波开始的;抽烟用的烟杆是尔诺赤合发明的;苏尼捉鬼是瓦撒拉且开始的;训牛耕地是莫卡达支开始的;训野马骑的斯惹是支格阿龙;赛马是阿尔阿约开始的;打铁是格莫阿黑发明的;农耕是居木惹纽发明的;用毛料做毡子是阿具阿约发明的;毕是阿卡黑俄开始的;过年习俗是卓卓阿兹开始的;缝衣服是阿兹聂聂发明的;过河游泳是特都苏诺开始的;评理是郭诗阿颇开始的;制定规矩是塞俄格吉开始的;文字是阿苏拉则发明的;歌咏是西耶拉颇开始的;凯甲是阿嘎尕拉发明的……(巫达2000:109)
1、对神灵的认同
对斯惹的认同也就是对神灵的认同。比如斯惹支格阿龙力大无比,神力广大。那个时候,天上出现六个太阳,六个月亮,它们同时出来后把地上万物晒死,地上的人们民不聊生。于是支格阿龙用箭射下来五个太阳,射瞎了一个;射下了五个月亮,射跛了一个。这剩下的一日一月吓得不敢出来,地面上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万物仍然不能生长,人们仍然处于危机之中。于是,支格阿龙去请日月出来,答应不再射杀他们,请他们重新出来,但是,太阳说自己眼瞎了怕被人笑话,月亮说自己脚跛了走不动。于是,支格阿龙给了太阳一把针,告诉太阳,如果有人看他,就用针刺他的眼睛,这就是现在人们看太阳时刺眼的原因。支格阿龙给了月亮一匹神马供他出来时乘坐。这样,日月才答应重新出来。从此,地面上重新适合万物生长,人类得以繁衍。当时的雷经常打死人,支格阿龙把雷公抓住痛打了一顿,雷公答应从此减少打人。还传说支格阿龙和他的儿子去平山地,现在世界上的平原是他平出来的,儿子偷懒没有平地,现在的山地就是儿子没有平好的地方。正在平地的时候,他母亲去世他回去奔丧,平地工作就停了下来,因此现在世界上有平原也有山地。
人们对支格阿龙这样的神灵的理解不仅仅是传说故事,目前人们的神灵信仰还是根深蒂固的。1999年夏天,我回到我的家乡甘洛县做硕士论文田野调查,我看到一些彝族地区并不像十多年前,现在很多地方由于对原始森林的乱砍滥伐造成洪灾频繁,一些原来住在河边的人不得不搬迁到半山去住。当时,我想了解他们对洪水和砍伐原始森林之间的关系怎么看。调查了解的结果显示,很多村民意识到洪水泛滥是人们砍伐山上的树造成的,是因为人们得罪了山神和森林神。70岁的长者格吉木苏说:“我从小生活在这里,近几年的洪水是最厉害的。我认为跟现在的人不尊重山神有关。以前我小的时候人们进山都要敬山神,谁家如果要建房需要砍树也会先祭神再砍树。现在人们为了砍树,要修公路,修路用炸药炸山,一定会得罪山神。修好公路以后,汽车可以开到深山里,砍了树用汽车装,破坏了山神居住的地方,山神当然生气,所以用洪水来惩罚人们”。另一位莫色毕摩说山神森林神生气后会伙同水神发来洪水,水神会变成一只鸭子或一只水鸟,游在洪水的最前面。水神是不会穿过人走过的桥的下面的,认为不洁。它会在桥下面盘旋,等洪水把桥冲垮后再游在洪水的前面继续往下游冲(巫达2000:116)。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巫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巫达]颜色、象征与国家权力
下一条: ·[刘江]德宏傣剧发展模式初探
   相关链接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吴灿 柏仙爱]叙事、情感与认同:图像符号的文化构筑与共同体隐喻
·[王淑英 范家婧]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李宓本主形象分析·[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罗远玲]粤西年例传说的地方意义叠写与中华文化认同·[林玲]炎帝神话的族源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郭双]紫陶之神:中华文化认同与金火会窑神的信俗主义实践·[方守永]《苗族古歌》的叙事艺术研究
·[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代清]灶王传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叙事向度、当代意义及现实实践
·[程萌]网络游戏中民间叙事的传统化实践与文化认同·[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
·[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