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威尔森]赫尔德:民俗学与浪漫民族主义
  作者:[美]威尔森 (William A. Wilson)   译者:冯文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9 | 点击数:19220
 

  今天我们可以认识到,赫尔德的追随者追溯过去,在极大程度上是追溯过去的神话,他们希望重建的伟大而高贵的民族,主要是他们自己想象中的产物。重要的是,人民相信在过去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德国。而且,他们根据这种信念和对古老德国民族的想象,确实创造了一个新的民族。大约50年后,本菲(Benfey)在回顾这段时期时评价了民俗学在新德意志民族建立中的角色,他说:“对民歌伟大价值的认同唤醒了对德国民间精神的其他表达方式和创造的兴趣,以同样的热情,传说,神话,故事,生活方式和习俗开始被调查,搜集和研究。民间精神对人类其他领域的发展--法律,国家,宗教和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被认可,被探索。从这开始,它被许多力量所声援,它不仅引出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历史概念,而且唤起在德国丢失的对人民尊敬和热爱。个人必须扎根于他的民族,必须与民族和民族精神融合为一体,只有在这块土地上个人才能成熟,才能独立。这种认同已经在人民的意识深处开花结果,已在人民的生活中成型。显而易见,如果他们缺乏爱国主义,他们将犯错误,将导致可耻的后果。对民族的责任感变得强烈,是因为深爱着自己的民族。整个民族集中在一个信念上,那就是集合民族所有的力量重新获得失去的独立,重建民族的统一来确保民族的安全。”(22)赫尔德的努力没有白费。

  赫尔德播种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在许多国土上开花结果。只要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每个民族对人类的进步都有贡献,他的这种观点被中欧和东欧那些不发达种族群体普遍接受,它意味着“每个种族自身都有弥尔赛品质。”赫尔德尽他所能挖掘出这种情感,通过鼓励他们培养自己民族的文化来使这些群体能意识到这种情感。赫尔德的《民歌集》除了搜集德国民歌外,还搜集其他民族的民歌,为民歌的搜集树立了榜样。1803年,他打算出版一套根据民族类别来分类的民歌集,他希望这本书能推动理想人性的发展,但是,还没来得及完成这项工作,他就与世长辞了。他的一生,都坚持每个民族均有权力根据自己先天的潜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也许受赫尔德影响最大的是斯拉夫人,赫尔德把他们的出身理想化,高度赞美了他们的民歌。他经常主张,搜集民歌、风俗习惯和传统可以填补过去和现在之间的鸿沟,斯拉夫人由此可能进入未来的光荣。赫尔德作品在斯拉夫国家中出版,既有德语版的原文,又有译本,他的作品鼓舞了斯拉夫人的爱国热情。费舍尔(A. Fischel)说,赫尔德是“斯拉夫民族文化复兴真正的父亲”.因为“他是斯拉夫文化思想的缔造者。通过赫尔德,他们看到了历史发展到现在的进程,从他的允诺中他们坚信他们将来高贵的命运。”斯拉夫人热情地响应赫尔德的号召,搜集和整理民歌。它直接引发了文学民族主义运动。蔓延了斯拉夫全境。在斯拉夫国土上,爱国者像德国一样在他们的历史中寻找未来的理想,在他们的民俗中寻找他们的过去。

  赫尔德的影响,不止于斯拉夫国家和德国。1809年,芬兰受俄国的管辖,赫尔德的思想成为芬兰一群有志之士的指明灯,他们担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被俄罗斯化,于是他们从历史中为未来寻找精神和力量。这个群体中一位成员的言论,听起来好像是直接从赫尔德复制过来的,他说:“一个独立的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诗。诗是民族的结晶,是一面民族的镜子。它充满民间精神的活力,它让真正的起源破土而出。”另一位主张,假如芬兰人能搜集民间诗歌,并把它们组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那结果可能是“一个新荷马,新莪相或新尼伯龙根之歌”;“颂扬芬兰的民族,用民族的发展让人们意识到,芬兰民族独一无二的光荣,唤起人们对现在和将来的热情。”1835年,利亚斯·伦洛特实现了他的预言,从他搜集的大量民间诗歌中编成了一部作品即史诗《卡勒瓦拉》。随后,芬兰爱国主义者竭力让那些被外国统治和压迫的人民重新意识到《卡勒瓦拉》所描绘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价值。

  19世纪中期,挪威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处在丹麦人和瑞典人的统治下。现在,一小群浪漫民族主义者呼吁,挪威是挪威人的挪威。他们相信,启蒙主义的影响和外国势力的渗透严重地腐蚀这个种群,使人们抛弃了传统,与民族思想失去了联系。只有在农民中间,民族的性格才得以存留,父辈的传统只有在这些农民身上才能找到。所以,民族必须拯救这些传统。为了夺回民族的灵魂,把国家重构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认真地搜集和出版民俗作品。这些作品坚信挪威拥有一个光荣的历史,只有恢复历史的精神,这个民族才能有像历史一样光荣的将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民族主义者在随后的岁月里默默地奉献。

  虽然赫尔德大部分时候只被专家们记住,但是他的历史观现在仍然在流播,受他思想激励的上述民族,现在仍然受他鼓舞,浪漫民族主义运动依然在蔓延。但是在每一个事件上,故事将大致一样。无论何时,当许多民族转向过去的民俗并从中寻找自己的信仰和未来发展的精神时,总是走到赫尔德建构的模式上。

  从定义上看,浪漫民族主义很显然是一场民俗学运动。正如我们看到的,赫尔德告诉我们,每个民族在本质和历史上和自己独特的文化组成在一起,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有机体。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在整个人类发展有所贡献,必须培养这个民族的文化,必须沿着历史积淀形成的模式发展。一个民族的整个文化和历史模式,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歌是最好的表达;一个民族的连续性破坏,拯救它的唯一道路是搜集从那个断裂时代开始存留下来的民歌,用它来恢复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样,这个民族在它自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才成为可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理查德·鲍曼]美国民俗学和人类学领域中的“表演”观
下一条: ·[沃尔夫冈·卡舒巴]从国家的到全球性的:变迁中的欧洲认同?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