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赵明生]从自然瓜果到人文瓜果
——论佤族“司岗里”文化的产生及其演变
  作者:赵明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23 | 点击数:16931
 

 

内容提要:佤族文化是以“司岗里”文化和木鼓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一种多元民族文化。从自然环境看,佤族主要生存环境为内陆山区,山是孕育佤族文化的母体;从人文环境看,云南悠久的葫芦种植历史,是佤族“司岗里”文化得以产生和形成的人文环境;从内部因素看,“司岗里”文化的产生是以佤族古老的生殖崇拜文化为基础而产生。由此,可以推断,佤族“司岗里”文化至少可以说是在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由于佤族长期受到封建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双重统治,被迫过着漂泊不定、不断遁入山林的生活,这使得“司岗里”文化得以完整保留下来,基本上没有重大的或者根本性的变化。纵观“司岗里”文化与其他南方民族葫芦文化的关系问题,“司岗里”文化不仅仅是佤族一个民族的,而且也是我国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各民族共同的文化。
关键词:佤族;“司岗里”文化;产生背景;演变;南方民族关系

“司岗里”文化无疑是佤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这不仅是多数文化、民族研究学者的认识,而且也是佤族地区各级政府多数文化工作部门所认同的。弘扬佤族文化,打造以“司岗里”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品牌,既是佤族地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佤族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借用我国民俗学界大师钟敬文的一句话,即:葫芦“是一种人文瓜果,而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瓜果”拟题,将笔者多年对佤族“司岗里”文化研究的一些粗浅认识整理成文,以求教于民族文化研究学者和民族文化工作者。
 
一、佤族“司岗里”文化产生的背景
 
一个民族文化无不受它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或者社会历史条件的多重影响,佤族“司岗里”文化自然也不例外。
(一)自然环境
权且不说远古时期,从有零星文献记载的历史来看,佤族的生存环境一直是内陆,是山区,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应该看到,佤族的生存环境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不固定的,出现由宽变窄、由大变小的变化趋势。
根据我国民族学和历史学家的研究,先秦时期各类文献中的“濮人”、“百濮”等族群,是近代以来我国境内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他们分布极其广泛,有“江汉之濮”、“楚之濮”、“葛濮”、“滇濮”、“句町之濮”、“永昌之濮”、“闽濮”等,因分布区域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名称,这些古代族群分布在今天长江以南的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广大地区。
到秦汉时期,云南青铜文化崛起,这就是滇文化。这一文化是以“百濮”文化即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民族古代文化为基础,融合了百越、氐羌等族群文化而发展起来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秦汉时期的滇文化是以孟高棉文化为基础,并吸收了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乃至印度文化融合而成的一种新文化”。[1]另外,根据桑耀华先生近期的研究成果,秦汉时期,分布于曲靖市陆良,玉溪市江川、通海等县的“莫”人,又叫“休腊人”,其实他们是“孟人”、“莽人”、“蒲人”,即佤族等南亚语系民族的先民。[2]这就充分说明,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在秦汉时期确实是分布到云南的中部、东部的广大地区。
从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佤族先民开始由云南中部向西部迁移。关于这一历史痕迹,有考古资料和古地名为证。说前者,在云南西部和四川西南部的大姚、姚安、祥云、景东、雅安等地,有“大石板”古墓群的重大考古发掘,这种古墓群是属于“濮人”留下的,也就是南亚语系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各民族的先民的古墓;[3](p74)说后者,此时,云南西部出现了“哀牢”[4](p25)、“永寿”[5]等佤族先民建立的古王国,范围包括了今天大理、保山、德宏、临沧和普洱等几个州市。
但到了唐宋时期,由于今大理州内先后出现了南诏、大理两个地方民族政权,这就导致了“濮人”的大规模迁徙。唐朝樊绰《蛮书》卷4称:“望苴子蛮在澜沧江以西”(按:“望苴子蛮”即为今佤族之先民),说明在唐朝时期已经有大量的佤德语支各族西渡澜沧江而迁移,澜沧江以西的广大地区成为他们的主要聚居地。正因为如此,元朝到明朝初期,临沧境内如顺宁(今天风庆县)、镇康、孟定的土司、土官都是“濮人”担任。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顺宁土知府被剿灭,政府在此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顺宁境内的大部分“濮人”被迫向镇康(含永德)、耿马及今天中(中国)缅(缅甸)边界一带往外迁移。到了明朝末期,汉族、彝族等其他民族不断往凤庆、云县迁移,当地的“濮人”有的也被这些民族同化了。
此时,也就是明朝末期以后,近现代佤族的分布区域就基本相对固定了,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阿佤山”。从空间来看,它指的是,横断山脉南端以南,怒江以东、澜沧江以西的广大地区,包着今天的临沧和普洱两市交接地的耿马、双江、沧源、澜沧、西盟、孟连几个自治县和缅甸北部的佤族聚居地区。这里崇山峻岭,平坝极少,山区面积在90%以上。
总之,从以上佤族历史脉络来看,他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都是在内陆山区,这一历史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由此可以说,佤族文化是依山而生、依山而存,山是孕育它的母体。
(二)人文环境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佤族从有历史的记载来看,一直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今天的云南省全部和四川、贵州以及缅甸北部的广大地区。佤族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云南古代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谭厚锋]侗族对丰富中华文化宝库的贡献
下一条: ·[彭雪芳]加拿大土著民族的汗屋仪式
   相关链接
·[钮泓宇]神器、乐器与纪念品·[高健]神圣之旅
·[孙明辉]论“刘阮传说”的产生、流传和文化影响·叶黑龙:《佤族祭词研究》
·[高健]佤族司岗里神话的仪式空间与仪式再造·[郑筱筠]南传佛教与佤族社会生活的“阶序”逻辑
·[高健]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变迁:以拉祜族“牡帕密帕”和佤族“司岗里”为例·沧源崖画:佤族先民的生活记录
·[朱德普]临沧地区傣族勐神崇拜及其内涵探析·佤族木鼓:通天的神器
·[刘锡诚]田野手记:会说话的山岩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