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李铱涵]王明珂的贡献与不足
——读《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作者:李铱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3 | 点击数:11747
 

  反思与启示

  笔者认为,王明珂书中所论仍有一些地方值得进一步完善。

  第一,他对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态度是模糊而暧昧的。一方面,他认为史料包含了人的主观认识与建构,是历史记忆的折射,因此借用文本阐释的方法来削弱文献史料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他的论述又是依赖于大量考古史料得证。比如第二部分描绘的华夏边缘得以形成的资源竞争和分配的生态场景,对人类生态考古知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第二,他“将历史记载视为人类资源情境下社会结群的一种表征”,但却忽略了历史记载中的权力关系问题:究竟是谁记载了历史?反映的又是谁的历史记忆?被历史代表和表述的大多数人的记忆又在哪里得以被发掘?所以说,即使王明珂做出创举,超越田野的时空性,但是历史记载始终是无法与田野报告人的陈述等同起来的。对于这点,王明珂在其后来更为系统化并获得更为广泛认可的作品《羌在汉藏之间》中,对文献解读和田野工作进行了更为恰当和完善的结合。

  第三,该书工具论的痕迹很重,过于强调资源竞争、冲突与分配,却忽略了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占有主流地位的和同状态,比如和亲、封贡、互市、会盟等等。华夏边缘的认同、形成与变迁不仅仅是对于竞争场景的工具性应对,也发生于这样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0年12月10日

上一条: ·[朱新天]《印度教万神殿艺术》:井外有井,天外有天
下一条: ·[钟进文]历史文化记忆:支撑民族的脊梁
   相关链接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张成福]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高健]元神话、神话剧本与民族叙事·[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
·[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毕艳君]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蒋帅]地名叙事的去污名化实践·[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