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
 
 作者:毛巧晖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版次:第1版
 出版时间:2010年3月1日
 平装: 219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807405016/7807405015
 条形码: 9787807405016
 丛书名:文艺民俗学文库
 内容简介
   在新世纪,民间文艺学不能像以往那样对西方或者民俗学、作家文艺学简单复制和移植,仅仅作为其他学科的资料系统或者注解,而应立足于本土与自身的研究本体,使得中国民问文艺学对中国问题具有解释效力,并产生中国民间文艺学自身的问题、话语与理论体系。本书用历史描述和逻辑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辅以实地访谈与个案研究:以基本问题为视点,对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进行思索与考量。探析其发展变化的历程,揭示民间文艺学思想的内容及其与社会思潮的互动,从而推动民间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发现其产生危机的症结与根源。   编辑推荐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获华东师范大学985社科规划《汉语与中国文化国际推广》子项目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   毛巧晖,女,副教授,1975年12月出生,山西襄汾人。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获得文艺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间文艺学学术史。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目录
 导论/1第一节 解题/1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9
 第三节 论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10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15
 第一章 1949-1957年:民间文艺学体制内的独立/19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的独立/20
 第二节 学人和团体的思想脉络/34
 第三节 政治因素的建构性意义/45
 第二章 1958-1966年:民间文艺学的高扬/60第一节 新的民间文艺学/60
 第二节 学人的思想内容/74
 第三节 历史情境与学人价值取向/92
 第三章 新时期:民间文艺学的恢复及文化学走向/106第一节 科学民间文艺学的恢复/106
 第二节 学人的思想应对/114
 第三节 学人与时势互动平衡/128
 第四章 90年代:民间文艺学的本位缺失/134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135
 第二节 民俗学派的民间文艺学思想/143
 第三节 学术发展与学科本位缺失/151
 第五章 依附性与自主性:检讨和反思/162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发展综论/163
 第二节 民间文艺学思想的依附性与自主性/174
 附件/189
 附一:表格/189
 附二:参考文献/199
 后记/218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