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刘丽川]论客家民间多神信仰及其文化源头
  作者:刘丽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02 | 点击数:25146
 
首先是中国本土产生的道教。道教产生的源头较多:它吸收了古代中国从老、庄、《 吕氏春秋》到《淮南子》以及星相家、医方家、谶纬家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思维认识成果,又采撷了流传于古代中国,尤其是流传于楚文化圈的种种神话,从而构造出名目繁多的神谱,同时还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主要是化学、医学)的成果,逐渐在汉魏六朝 时“整合”成一个复杂的宗教体系。从东晋句容(今江苏)士大夫道士葛洪著《抱朴子·内篇》,到南朝刘宋时道士陆静修整理编辑《道藏》、南朝梁代丹阳士大夫陶弘景写成阐述道教种种理论的《真诰》、道教养生理论的《养性延命录》等书。这个过程,就是一部道教成熟史。
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建立在长江流域的南方东晋南朝文化同道教的真正成熟,相互 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互动作用。这个时期,不少士大夫干脆做了隐士,或整日流连于水光山色,或炼丹采药,或书符写经,道教自然成为士大夫们的精神药石。正如人们所说:中国的“士大夫难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们一旦在现实中失去支点,就更要去乱抱佛脚 ”[3](p48~56)。
佛教在汉代传入,十六国时期佛教开始广泛传播。东晋时,佛学采用玄学的语言,加速了它的发展,广泛地为士大夫所信奉。到了南朝,佛教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这一时期,立寺成风,造像成风,佛教成了最大的宗教,南方的建康和北方的洛阳成为当时佛教的两大中心。唐朝诗人面对南方佛教中心佛寺之盛,情不自禁地咏叹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实,到梁武帝时,佛寺已多达700多所。佛像和佛寺一样,遍地林立。南方的剡溪、北方的云岗,就是当时著名的佛像石窟所在地。由此可见,宗教迷信的空气是如何弥漫着人间。
而且,我们在讨论东晋南朝的宗教信仰时,绝对不能忽略当时分布在长江流域的荆楚、吴越的巫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与渗透。楚俗“信巫鬼,重淫祠”(《汉书·地理志》),吴越百姓狂热迷信巫师方士,祈求他们驱鬼治病,连弄到“财尽于鬼神,产匮于祭祀”也在所不惜。《荆楚岁时记》、《玉烛宝典》就记述了不少江南民间的巫风习尚。不难想象江南一带飘荡着的这种神奇怪异的巫觋之风,不仅笼罩着民间,也渗入到士大夫之中。
综上所述,东晋、南朝时代上至士族,下至百姓的社会思潮,就是巫觋、鬼神、玄学、佛教、道教等思想的混合交融,有的有迹可寻,有的无迹可寻。近300年的东晋南朝文化,从未摆脱这种多神信仰氛围的影响。这同以周人“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为信仰特征的中原文化,确乎大不相同。
这种多神信仰,在经第一次迁徙后进入长江流域的客家先民身上,必然打上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记,并融进客家文化的血液之中。也就是在此种历史大背景下,孕育出客家人的信仰传统——秉承东晋,特别是南朝的社会信仰——多神、杂神崇拜。从民间信仰这个层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南朝文化就是今日客家文化之直接源头。以往人们在讨论客家文化时,总喜欢简单而笼统地归结为“保存了中原文化”,此种说法是过时的,应当丢弃的。因为它对严谨、深入地研究和认识客家文化有害而无益。
东晋南朝这段中国历史,其间形成的南朝文化,对岭南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也同样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有关内容将另文讨论。
总而言之,客家文化之直接源头——南朝文化,对长江南北的文化发展起了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南朝文化向北发展,成为灿烂的隋唐文化;在南中国,则发展成闽江流域闽人(包括潮汕)文化、东江流域客家文化,就是对珠江流域粤人文化的发展,亦实属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马来西亚]张肯堂编著.河婆风土志[M].河婆会馆,1976.
[2][日本]田仲一成.中国祭祀演剧研究[M].东京大学出版社,1981.
[3][香港]王毅.冥冥中的轮回——读《中国民间诸神》.二十一世纪.1991(4).
[4]张卫东,王洪友编.客家研究(第1集).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
 
作者简介:刘丽川,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广东深圳518060,刘丽川(1945—),女,北京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本文原载《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02期,第133~141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晓根]拉祜族传统居室文化特点及其演变
下一条: ·[苏翠薇]拉祜族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意识初探
   相关链接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佳卉]有神若飞来
·[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
·[王嘉炜 宋昕曌]从地方豪杰到忠义神灵:《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的神性塑造·[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
·[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
·[倪晨嘉]澳门哪吒信俗的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马骁]从乡村到城镇:民间信仰的时空转变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黎俊溢]澳门半岛石敢当调查研究·[姬厚祥]宗门立会:宗族分门竞争中的民间信仰生产
·[洪陈方洁]头家理事会与宗族社会治理机制的当代自洽·[葛金华]太湖流域“白鱼传说”的叙事逻辑
·[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程浩芯]民间信仰研究的文本进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