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王明珂]游移于边缘、边界的田野
  作者:王明珂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06 | 点击数:10475
 

  
  我在岷江上游羌藏族地区便是采取移动、多元田野的考察方式。在这儿,我们已知的宏大历史过程是自汉代以来本地便深受由东边及南边传来的汉文化影响,唐代以来又深受由西边或西南传来的吐蕃(或藏)文化影响。因此,采取移动、多元的田野考察,我们可见到各地“弟兄祖先故事”之文本符号与结构如何因社会情境之不同而改变。譬如,较汉化之羌族地区的弟兄祖先故事中常出现“英雄”(弟兄们的父亲作为始祖);较藏化之村寨所流传的故事中弟兄祖先常成为神佛,人们成为受其庇护的信徒子民而非后代子孙。这种情况也显示,同样被视为民族,“汉”与“藏”在族群本质上有相当差别。


  在此之后,我做了更大的田野游移——由当今人群社会田野转移到历史文献田野,由研究主流社会所界定的“他们”转而研究“我们”。这是由于,对“弟兄祖先历史心性”及其产生之历史记忆的认识,同时也让我理解我们(世界上较早进入文字文明的人群)所熟悉的“英雄历史”事实上也是一种历史心性——英雄祖先历史心性——产物。因而我开始在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中,以文本与情境对应的分析方法,探索此历史心性在中国的萌芽与成长,相关“历史”——如黄帝、炎帝、箕子、吴太伯等英雄之历史——如何产生,以及如何被人们讨论、争论,被接受或被修正、排拒。基于这些探讨,在《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一书中我建立了一个对“中国民族史”的新诠释——从春秋战国时华夏认同的萌芽与相关黄帝子孙历史记忆的出现,到黄帝子孙(如大禹、箕子、庄蹻等等)历史记忆在华夏边缘内部与边缘之域的传播,到“炎黄子孙”概念之出现与流布,及至于近代中国国族主义下的炎黄子孙论述。同时,在此过程中不断有边缘人群选择或无奈的接受外来“英雄祖先历史”而成为黄帝、炎帝、蚩尤、大禹的子孙,其原来所相信的“弟兄祖先历史”逐渐成为传说。藉此,我们对有些古代藏文书称汉、吐蕃、蒙古的祖先为兄弟,彝族经文中称汉、藏、彝的祖先为三弟兄等等类似的“传说”有深层的认识。因而此历史也说明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并非只是“近代建构”,而是在更悠远的历史与根深蒂固的人类生态背景下经由近代变迁而成。
  
  “边缘”:一个研究切入点

  历史人类学不能单单被视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事实上它弥补了许多人类学的不足而使其脱胎换骨。它不仅将“历史”纳入社会文化的考虑中,同时也要解释事件与个人言行之社会意义,以及它们如何造成社会历史变迁。在这方面,我认为“边缘”是很好的研究切入点:社会变迁发生的边缘时间、认同变迁发生的空间与人群、一本不典范的学术着作、多种文化与历史心性交错的边缘、个人有违社会常规的言行,都是“边缘研究”的对象。对这些边缘的人、事与文本进行微观分析,也就是观察处在多元社会典范或新旧典范边缘的人们,在与周遭亲近人群的互动中为了得到较安全或优越的社会身份而对这些典范有所选择、背离与修正,如此我们对社会典范之延续、变迁以及长程历史变迁可以有更多的了解。边缘的微观研究如观察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彷徨四顾,我们可以细细观察他的情感、意图与最终之行动抉择。
  
  总之,我所主张及实践的是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整合研究,从人们所宣称的历史来分析其社会情境与个人认同,从更广泛的民族志资料与历史文献资料中探索造成现在的历史轨迹(包括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着重对历史变迁发生的时间、空间与人群边缘之微观研究。文本与情境的对应,文本结构与情境结构的对应,是我进行分析的基础。然而认识种种“结构”并非研究的最终目的,而是便于我们观察个人言行、书写(符号)对“结构”之顺应与背离,以及在其间个人的情感与抉择。最后,我认为历史人类学对传统人类学的最大贡献是,它不以文化、社会与宗教的结构性与相对性来合理化人类社会现实,而是说明造成今日社会现实的“过去”与变迁发生的微观情境,藉此对现实有所反思。
  
  (作者系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0-28 10:41:53

上一条: ·[潘蛟]田野调查:修辞和问题
下一条: ·[辛允星]如何进行“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
   相关链接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王旭]从“笑话研究”到“笑话学”:基于研究成果的分析与展望·[孙九霞]小地方与大世界:一个边缘藏族社区的本土现代性
·[刘晓]城市边缘艺术节节日模式与发展初探·陈春声:《信仰与秩序:明清粤东与台湾民间神明崇拜研究》
·[吕慧敏]行走在社会边缘的二人转艺人·[陈杭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乡土社会对文化行政的适应与利用
·杜博思:行走在生产链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山东村落田野研究丛书》出版发布会暨“改革开放与乡村社会建设”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
·[张青仁]从妙峰山到恰帕斯:我在边缘看中心·[李淼]质性研究方法本土化:反思与建构
·[张多]田野突发事件与田野伦理·[黄建兴]中国民间宗教的近当代转型——《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述评
·赵世瑜:《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赵世瑜]结构过程·礼仪标识·逆推顺述——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概念
·[郑振满]从民俗研究历史·[李红 胡彬彬]中国村落研究的三种范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