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钟敬文]民俗学对文艺学发展的作用*
  作者:钟敬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0 | 点击数:7671
 

  二、民俗学对文艺理论的建设有何作用?

  这是一个研究方法问题。中国传统文学的诗话和文论,里面可以继承的东西很多,其中有些是讲创作的,也有些是讲思想的,如讲人与人的关系,讲规范人的行为等。到了清末民初,以及“五四”以后,文学理论、文学概论或文学原理之类,又受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强调文学的个性,在分类上也是照抄。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学只重视诗与文,小说、戏曲都不算,受西方影响后,算是把小说和戏剧的地位都提高起来了,诗歌和散文也还是有一定的地位。后来的三十年,受苏联文学理论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方法主要侧重在社会学,把文艺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对不对呢?对。文学虽然是个人的创作,但这个人是社会的人,所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没有什么不对。近二十年来的情况又有些改变,现在又倾向于把文艺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或文化科学来研究。

  我的想法是,作家虽然是社会的人,但人很复杂,有老年人、青年人、聪明人、笨人,各种各样的。就作家而言,像老舍、郭沫若,乃至鲁迅先生,都是“五四”以后的文学思想培育出来的,这些人的作品都一样吗?有共同的地方,也都有不同的地方。从前我有一位朋友,在香港达德书院中文系当老师,讲文学理论,讲创作,学生不满意,说他分析作品,每部都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篇篇如此。这是个笑话。为什么他讲来讲去,都是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呢?因为他主要是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的,没有对作家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其实从鲁迅、郭沫若到老舍,他们的性格各有不同,创作方法区别很大,但都有反封建的倾向,如果都用社会学的方法一刀切,那就没有什么可讲的了,所有的作品都一样了,没有什么差别了。当时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至今还在让我思考。总之,作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里,当然有共同的东西;但是作为个人,他是个特殊的存在,他的作品,也是个特殊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进行具体的、个别的研究仍很重要。

  文艺,不仅是社会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多方面的文化现象,而任何文化现象都不会只是一个层面。比如讲理性,人都有理性,但也有许多人的一些行为不是理性的,而是情感化的。人是多方面的存在,把他简单化,就不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学,可以、也应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但同时也应该从民俗学、民族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角度来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把文学的内涵都挖掘出来,否则每个作品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没有什么特点,也就谈不上研究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文学的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只用一种方法,就想解释文学的整体,一定会很不完整。

  前两年,我在社会科学院的《文学评论》上写了一篇文章,提到可以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文艺学(注:详见钟敬文《文艺研究中的艺术欣赏与民俗学方法—— 1997年10月6 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庆祝〈文学评论〉刊行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原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第25~27页。)。这不是因为我搞民俗学,就自卖自夸, 卖菜说菜好,的确是因为文艺学采用民俗的视角,有利于对作品进行人文的或文化现象的研究。人是民俗的动物,一个人出生后,走路、说话、叫妈妈,都是在民族风俗里面形成的。上个世纪的很多理论家把民族性作为研究作家文学的一种观点,在我看来,民族性就不能不包括民俗。现在我们看许多作家的创作,比如鲁迅和老舍等人的作品,都反映了大量的民俗现象。鲁迅是绍兴人,在他的笔下,那个有名的女仆祥林嫂的不少观念、不少行为细节,都是民俗的。也有不少北京人的民俗生活反映在老舍的作品里面。所以说,民俗学作为文艺学的一个角度,是研究者应该考虑的。

【标题注释】此文根据钟敬文先生2000年4月29 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和文艺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
【作者简介】钟敬文,190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文艺研究》2001年01期,86~88页。)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利慧]钟敬文及其民间文艺学思想
下一条: ·[赵世瑜]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个文学家的选择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