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至1991年,在英国留学的王铭铭回家乡福建泉州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通过收集有关历史与仪式的素材,探讨了不同历史观念、权力观念、时空制度、仪式文化在城区生活中的并存与互动。1992年至1995年间,他又专门做了关于闽台乡村社区传统地方制度的田野考察工作,并于1997年出版了《社区的历程》和《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两部著作。在田野调查中,他以在美法村(溪村)获得的有关家族和国家关系的社会史与社会人类学资料,对家族研究做了重新思考;依据塘东村的案例,分析了现代化过程中民间传统延续和复兴的原因;对台湾石碇村的调查则直指象征、社会过程与个人的关系这一主题。王铭铭对三村的探讨虽然主题和角度各有不同,但都是希望通过对民间文化的理解,达到反思现代化的目的。(参见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自序》第1—7页。)除了王铭铭对闽台汉族村落社会的研究外,此前,还有庄孔韶对《金翼》的原型古田黄村的实地研究;此后,又有阮云星对林耀华20世纪30年代调查的福州义序所做的回访,(参见阮云星:《义序:昔日“宗族乡村”的民俗节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客观地描述和分析了义序乡村的现实图景和真实变迁。
大陆的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台湾同胞的祖籍绝大多数是福建,这种历史与文化的渊源联系,使两岸学者都特别注重对闽台社会与文化的比较研究。1989年至1994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武雅士(Arthur P. Wolf)牵头,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庄英章和潘英海主持的“台湾与福建两地民族志基本调查与比较研究计划”,以分头调查和集体工作会穿插的形式展开,其后出版的三卷《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参见庄英章、潘英海编:《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一)、(二)、(三),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印行,1994、1995、1996年。)共收录了闽台两地学者的论文43篇。这些研究从比较闽台汉族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近代变迁入手,讨论了生态聚落、婚姻家庭、宗教信仰和文化接触等诸多主题。
与此同时,1986至1990年间,陈国强主持了“闽台民俗研究”课题。1995年和1997年,石奕龙与邓晓华分别在台湾从事“闽台民俗比较研究”和“两岸客家文化的比较研究”。几年间,相继出版了一批有关闽台民俗的研究著作。
(二)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
广东地处五岭与南海之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和文化区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复办不久,该系就已经认识到应该对汉族区域文化进行重点研究。90年代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从文化根基上探寻经济现象的文化背景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1993年,在美国岭南基金会的资助下,黄淑娉主持并于1999年完成了足以体现人类学区域研究特色的力作《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参见黄淑娉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这部著作是作者对17市(县)的一些社区(村落或管理区)进行实地调查后写成的,书中还使用了各种文献资料,是一项巨大的学术工程。
对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的研究秉承了南方人类学的学术传统,强调体质人类学、民族学、史前考古学和语言人类学四个分支学科的综合研究,不仅抓住了一个族群的文化特点,也从整体上把握了一个区域的文化形貌。研究表明,广东汉族三民系(即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的格局是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下的南迁汉人,用不同方言和文化建构自己汉人身份的结果。民系观念滥觞于客家人的身份认同,也是潮汕人和广府人身份认同的依据。与民族以不同的文化特点相区别一样,文化也是民系认同的标志。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学者们重点探讨了广东汉族三民系的文化特点,描述了与粤文化同根共生的香港文化、澳门文化以及深受三民系涵化的水上居民(疍家)的生活景况,并从大传统和小传统互动的角度,剖析了三民系的文化品格,如广府民系的开放兼容、潮汕民系的拼搏精诚、客家民系的刚毅进取。
汉族传统社会的宗法家族制至近代已趋于衰微。新中国成立前夕,这种制度在内地已被基本摧毁,但在广东,以聚族而居、建庙祭祖、创立公产为特征的宗族组织,却始终是社会结构中的稳定要素。黄淑娉的《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借助历史文献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家族制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在广东的变化和特点做了清晰的梳理,同时又结合三民系九个个案的实地调查,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后家族制再度复苏的背景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从而精当地阐释了其存在的弊端和一度被抹煞了的积极作用。与此研究相应和,谢剑、房学嘉的《围不住的围龙屋》,(参见谢剑、房学嘉:《围不住的围龙屋——记一个客家宗族的复苏》,台湾南华大学1999年印行。)以1949年之后的历史演变为经,以重大的社会和政治事件为纬,记录了广东梅县丙村温氏宗族复苏的实况,并以客家传统宗族围龙屋的居住模式作为解释宗族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周大鸣等著的《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参见周大鸣等:《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则探讨了宗族复兴与乡村治理的重建、宗族结构与村落政治、宗族历史与族群互动等专题,多角度地解释了宗族在当代乡村社会结构中的功能与价值。此外,黄淑娉和龚佩华还对世仆制进行了人类学式的历史研究,她们合著的《广东世仆制研究》(参见黄淑娉、龚佩华:《广东世仆制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通过从民间访谈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追溯了广东世仆制的文化根源,第一次对世仆制的特点、性质和最终命运以及世仆的社会地位做出了全面的阐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豆瓣网 【本文责编:杨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