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重阳节:一个敬老并登高的日子
  作者:严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16 | 点击数:4225
 


   今年10月1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研究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和别的传统节日不同,重阳节有两个主题:敬老与登高。今年也不例外,重阳节前后在中国各地都将举行一系列与这两个主题有关的活动,如北京重阳登高节和宁波“情暖金秋霞满天”老人节系列活动等。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之说。九是阳数,故重九亦叫“重阳”。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这首先是一个敬老的日子。为什么重阳节包含着敬老的内涵呢?在民俗观念中,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敬老的传统诞生于漫长的农耕社会,那时生产生活经验主要靠时间的积累,老年人往往比年轻人更有经验,年长者受到更多的尊重。在现代信息社会,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年轻人更易接受新事物,更适应社会的未来,如果因此就淡漠了敬老的传统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前辈创造的,我们取得再大的成就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的,我们应该永怀感恩的心。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合影的时候毛泽东和刘少奇分坐两边,让长者坐中间。濮存昕如今是全国知名的明星演员,可见到前辈艺术家,为了让长辈有一个更舒服的谈话姿势,总要蹲在前辈面前,微微含笑,态度甚恭敬,这就是真正有修养的艺术家的风范。

  敬老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该有行动啊!今年全国老龄委第一次推出“敬老月”活动,提醒人们常常关爱老人,天天都是敬老日。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部门还要求,以家政服务、心理抚慰、养生保健、文体娱乐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六个一”志愿服务活动,使老人们心情舒畅、快乐过节。这项活动包括开展一次家政服务,组织巾帼志愿者到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家中,帮助清洁室内卫生,陪老人谈心聊天;开展一次节日慰问,组织学生志愿者到敬老院、光荣院,为老人送去节日食品,开展联欢活动;开展一次医疗义诊,组织医疗卫生志愿者深入城乡基层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保健咨询和常见病治疗;开展一次心理辅导,组织心理专家义务为老人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预防心理疾患的发生;开展一次户外健身,组织青年志愿者陪伴老年人观景赏花、登山健身;开展一次文娱活动,组织职工志愿者依托社区文艺小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活跃老年人的节日生活。重阳节理应成为一个让老年人备感温馨的日子,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重阳节为什么还是一个登高的日子呢?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农民们把这种采集活动叫做“小秋收”。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重阳在民众生活中还成为秋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的说法。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还包含有祈福的含义。

  古代中国人喜欢登高,登高必要发思古之幽情,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禁“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勃面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知盈虚之有数”最后发出“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的感叹。杜甫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感受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峰回路转;左思“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是何等的豪迈;王维更是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绝唱。在秋高气爽的日子,登高仰望天上的流云,俯瞰江河大地,想一想过去,想一想未来,胸襟会变得开阔,志向会变得更加高洁,正所谓“沐春风神飞扬,临秋云思浩荡”,重阳节又是一个娱目骋怀的日子!

  古人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人到老年,阅尽沧桑,如长江入海,恬淡浩瀚,境界阔大,这不也是中青年在登高远眺时所能感悟和礼赞的境界吗?所以,重阳节敬老与登高两个主题又是和谐统一的一个大境界。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0月12日08:21

上一条: ·我们的节日为什么越过越多
下一条: ·[乌丙安]中国节日与月日代码重叠的符号思维一致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郑云云 张年宽]重阳节向老人节演变考·[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乔楠]《金枝》视角下的“重阳节与数字崇拜”·[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