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场:收尾阶段
毕摩念诵几段经文,一是有关神人支格阿龙的经,接着念诵“从此主人家,反咒去的鬼怪不复返……”,在场的人一起吼“平安”。
之后,折杆断鬼、断颈线,以示与鬼怪断绝关系。
此后,将“草鬼把茨柒”送到村外通往“德布洛莫(鬼山)”的路边树权上,以示将各种祸祟、鬼怪、疾病驱逐回鬼域。
毕摩班师,收“鹫毕十二神枝”。
仪式的最后,毕摩还要念经送请来帮忙做仪式的众神灵,“高高的松树,回到该长的地方去,大河三百六十岁,回到该淌的地方去……”。
整场仪式从下午两点进行到六点左右。
二、“吉觉”仪式的信仰特征——鬼与神灵信仰
宗教现象的核心是宗教意识。宗教意识在整个宗教信仰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宗教意识伴生着宗教感情,二者共同决定着宗教行为,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之于外。“吉觉”仪式作为宗教行为的一种,是彝族宗教意识和宗教感情的外化。在美姑,“吉觉”仪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宗教节日。之所以如此兴盛,除了毕摩文化的长期熏陶外,还有三大原因:其一是鬼怪“转嫁”的观念,某一家人做了仪式,鬼怪被赶出家门,但是不会消失,而是跑到没有做仪式的家庭去作祟,因此,每年亲戚或者邻居都会相约在同一时间做仪式。其二是立秋之际,万事万物都开始回落或走下坡,各种不好或反面的东西开始降临,“吉觉”就是为了扭转这个趋势,使万事万物都朝有利自己的方向走。其三是据彝族传统观念,认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总会犯下大大小小的口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又在不停地索取自然,这些都是债,需要偿还,如果不偿还,就会有鬼怪作祟,使全家人不得安宁。总结起来,就是“反、防、咒、转、还”这几大要点,从“反的、防的、咒的、转的及还的”对象来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扑朔迷离的“鬼神世界”正是“吉觉”仪式所蕴含的信仰特征。
在凉山义诺彝族信仰中,鬼神崇拜极为普遍。鬼怪类统称为“略茨哈嫫”,泛指一切妖魔鬼怪、邪孽恶兆、魑魅魍魉。这些鬼怪相传是由会飞的吃人魔王阿史索巴统领,聚居在名为“德布洛莫”之地。“德布洛莫”并非只是虚幻的鬼世界,在现实中有其对应地点。据有关资料,该地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甘洛、越西、峨边、美姑四县相接的深山密林中。因此,在义诺地区举行的宗教仪式中,掷鬼咒鬼皆朝此方向。在凉山义诺彝区,“鬼”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鬼”的种类极其繁多,既包括了诸多自然界的鬼怪,如山鬼、水鬼、树精,也包括了非正常死亡的人变成的鬼。在义诺彝族的传统观念里,人死后的属性不定,可能会成为神灵,也可能会成为作祟鬼怪。这一方面取决于人死亡的性质,然而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娜格”的归属。如果不及时将它招附于灵位上并进行安灵仪式,它就会被其他的鬼怪所诱导而成为作祟鬼怪。此外,还包括了由相互诅咒、盟誓等语言而产生的鬼怪,这正是“吉觉”仪式所遣返的一类。其次,鬼不仅包括自然鬼怪、人死后魂灵所变之鬼怪、咒言之鬼怪,还包括长寿之人。彝族群众认为,活的太久不一定是件好事,反而会让其他人早死,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正常死亡是为了让后人生者活得更好。再次,鬼作祟乃是一切病症和死亡、灾难的首要原因,因而几乎每一种病症都有一种鬼名与之对应。而鬼作祟于人并非仅仅因为鬼想害人。据当地彝族群众讲,鬼要喜欢某人,才会到某家去,或依附于某人,但它本身并不知会给人带来灾难病痛。因此,在宗教仪式中,除了以咒鬼、送鬼为主线外,还会哄鬼、娱鬼;此外,鬼很贪吃,如果主人家吃饭时,鬼来分食,则会导致主人生病。因此,在仪式中的食饭环节,毕摩就会念诵《防同食经》,以防鬼同食致祸于人。
在义诺彝区,神灵世界统称为“木尔木色”,包括吴天神、大地之神、毕摩护法神、伴生神和家神五类,具有极大的神通。吴天神居住于天上,而大地之神充斥在整个世间,大山大河必然有神灵主宰。伴生神乃是每个人生而附来的神灵,主宰着个体命运。毕摩护法神是进行仪式时必前来护佑和助法的神灵,家神则是保护家庭成员和住宅安康的神灵。彝族民间所传述的神灵,其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混融性,即神灵性情不定,可以说“神即鬼、鬼即神”,既可护佑人,也会致祸于人。如方位恶神“勒克特比”,其名就以“恶”命名。如果人们在其出现的时间及方位与其冲撞,必定有灾难。家神通常是附着在某一器物之上,如随意移动器物可能会为家庭带来灾难。因此,仪式开始时我们既能看到请神助法,仪式结束时也能看到送神。
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五彩斑斓的精神世界中,大至吴天宇宙,小至微尘颗粒,都有鬼神存在,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水火、飞禽走兽,都由其主宰,人类更是摆脱不了鬼神的控制。这些性情不定、游离不定的鬼神,主宰着世间的一切是非福祸。这正是季节性平安仪式“吉觉”的信仰内核。在个人无法把握的鬼神存在的世界中,需要借助仪式行为去祈福禳灾、治病祛邪。义诺彝族将其特定的“鬼神观”融入了仪式程式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在“吉觉”仪式中看到鲜活生动的咒鬼、赶鬼、请神、送神等场景。人们相信通过这种巫术手段,可以控制甚至利用鬼神,达到祈福禳灾、幸福安康的目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学网 2010-09-15 09:32:51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