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海经》同时或略晚的古书中,有西王母神话的记载也不少,但多属于次生性的信息资料,在研究时有一个真伪难辨、去伪存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
《论衡·恢国篇》云:“孝平元始四年,金城塞外羌献其鱼盐之地,愿内属,汉遂得西王母石室,因为西海郡。”
这条信息,似说明汉代以前,中国的西部的确存在有一个“西王母国”。
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唯王、圣人、真人、仙人、道人之命,上属九天君也(见《博物志·杂说上》)。
这完全是方士们的造神言论,没有学术价值。
《易林·讼之泰》云:“弱水之西,有西王母,生不知老,与天相保。”
这同样是后世的神仙家言。
《易林·小畜之大有》云:“金牙铁齿,西王母子”。这是从《山海经》中学来的语言。
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云:“低回阴山翔以纡回兮,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皓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鸟为之使。必长生如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
这是司马相如反对神仙家言的心声流露。
孙星衍辑《括地志》卷八云:“昆仑弱水,非乘龙不至,有三足神鸟为王母取食也。弱水有二源,俱出女国北阿辱达山,南流汇于国北,又南历国北东去一里,深丈许,阔六十步,非乘舟不可济,流入海。阿辱达山一名昆仑山,其山为天柱,在雍州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
在《山海经》里,并不见有西王母乘龙的资料,这乘龙之说,可能是龙文化渗入到西王母神话中来了。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义引《括地志》云:“昆仑在肃州酒泉南八十里。《十六国春秋》:昭成帝建国十年,凉张掖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又丹西河名云弱水,《禹贡》:昆仑在临羌之西,即此明矣。”
文中的“焕若神宫”是形容词,是后人的想象,我们不能把它作为“神话”的证据的。
《汉唐地理书钞》辑《周地图记》云:“西王母祠,王母乘五色云降于汉武,其后帝巡郡国,望彩云以祠之。而云五色,屡见于此。”
这是后世“造神运动”的产物。不能以此为据的。
《轩辕黄帝传》云:“时有神西王母,太阴之精,天帝之女”。
这也是后人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创造出来的解释性神话,难以为据。
从《山海经》到后世的神仙家言,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原始神话是怎样向“神仙家言”演化的轨迹。我们在研究中,我们决不能把神仙家伪造的东西也当作神话,同时还要注意这些信息的系统性,注意这些信息能不能在文化坐标图上标出它的纵坐标和横坐标来。那些无法在坐标图的纵横两坐标上标出位置的信息,我们就要注意它的可靠性,以免混入了不可靠的信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佛教在线 2008年10月24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