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林河]对中国西王母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
  作者:林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08 | 点击数:20685
 


  有关西王母的研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就多起来了。如鲁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郑德坤1932年写的《<山海经>及其神话》等著述中都有对西王母神话的研究。台湾学者凌纯声刊于1966年台北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22期的《昆仑丘与西王母》一文,更是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历史上留下的“西王母”信息中,有史实也有虚构,有神话也有传说,它们是否都来源于一种文化?一个母题?不同的信息蕴藏了哪些不同的文化内涵?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下面,就是我对西王母民俗文化重新检讨后得到的一些新认识。

  《穆天子传》里的西王母是历史故事而不是神话

  中国的西王母传说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穆天子传》里面的西王母传说了。《穆天子传》见于西晋太康二年从河南汲县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的先秦古书。作者不详,共六卷,在第三卷中记载了西周穆王西游,与西方小国的一位女君西王母燕乐酬唱的故事。汲县魏襄王墓中出土了许多古书,统称为“汲冢书”。因为古代没有科学发掘,容易给作伪者以可乘之机,因此《汲冢书》往往被疑古派的国学家疑为伪书。直到最近,这个问题才有了转机;根据1999年8月12日《人民政协报》报导:新近从香港收回的国家一级文物——周懿王时代的“戎生”青铜编钟的铭文上,也出现了“穆天子”一词。周懿王比周穆王西征仅仅晚五十多年,既然在穆天子死后不久,就出现了“穆天子”这一传说,似证明《汲冢书》之一的《穆天子传》完全有可能是周穆王西征后不久就已在社会上流传开了的文学作品。清代的疑古派考证“汲冢书”是伪书的一些怀疑之词,似可得到澄清了。

  《穆天子传》有关西王母部分,其文不长,现摘录之: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壁,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天子遂驱升于合廾山,乃纪其迹于合廾山之石,而树之以槐,眉曰“西王母之山”。(自)西王母之山还归,其□世民,作忧以吟曰:“北徂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我维帝女,天子大命,而不可称顾,世民之恩,流涕□陨。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

  与《穆天子传》同出于汲冢的《竹书纪年》且有明确的年代记载。文曰:

  “十七年,王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

  《列子·周穆王篇》有云:

  “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王和之,其辞哀焉。”

  《穆天子传》有关西王母部分,大致有这样一些特点:

  1、穆天子与西王母都是人而不是神,因此,《穆天子传》不是神话,而应是小说家言。它与《山海经》中的神话型的西王母不是一个类型。

  2、穆天子与西王母都是一国的国君,穆天子会西王母与帝王例行的巡视天下极为相似,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而不像是有什么特殊含义的特别行动。

  3、穆天子主动在瑶池宴请西王母,而不是西王母先尽地主之谊;表现了大国之君赐宴小国之君的上国气派,颇像是为周穆王表功之作。

  4、西王母先为穆天子谣,很像是在接受宴请的礼节性答谢词。大意是:“天上的白云,是从山陵中飞上天的,迢遥的道路,是被山川间断的;祝你长寿,下次再来。”其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浪漫情调。

  5、穆天子答歌的大意是:“我还要回东土去治理华夏大国,等到万民都过上好日子以后,我再来看望你。”词中也没有什么特别浪漫的内涵。

  6、等到三年以后,穆天子再去看望西王母,却已是只见鸟兽不见人了。他只好把他的游迹刻记在合山的石头上,以槐树为记,并铭之为“西王母之山”,这一记载好象很浪漫,但实际上一点也不浪漫,因为,西王母是一位游牧民族的领袖,游牧民族当然是迁徙无定的。哪能还在原地找到她们呢?这与神仙们的来去无踪是完全不相同的。

  7、西王母所居之地的景象是“虎豹为群,于鹊与处”,这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写照,因此,这个《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过的乃是北方草原的游牧生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佛教在线 2008年10月24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罗阳]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道德的维持机制
下一条: ·[江林昌]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变化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
·[张子健]商汤“桑林祷雨”的神话思想与叙事分析·[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徐洪绕]徐福传说的可能及价值
·[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吴新锋 周媛]部落化传承中的叙事艺术
·[吴玟瑾]乾隆下江南口头传说中的唬弄特质·[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