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交流式记忆也是社会记忆的一种方式,但我们却不能把二者完成等同,因为社会记忆并不只依靠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它在很大程度上也跟文化记忆一样,是使用规范化的仪式和文本来传达来自过去的文化信息,只不过规范的范围和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地方史志、民间节日或者家庭族谱等等,虽然只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但从记忆的时间跨度上却已经完全超越了3-4代的现场交流式记忆的范畴。为此,我们有必要在文化记忆和现场交流式记忆之间再增加一个社会记忆的概念。
所谓社会记忆,在笔者看来,就是由一定的社会群体集体承载的历史回忆,记忆方式有口头的、庆典的和文本的,它所服务的主要是地方性、区域性或者各种社会团体的文化认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把社会记忆看成是文化记忆的前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中国古代的例子来说,社会记忆就是流行于各地的“风”和“俗”,以及由一部分文化精英在总结风俗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礼”,还有记录传说、礼规等的民间礼书、史书等,而文化记忆则是由统治者提倡和推行的统一的礼制以及经典化后的礼书、史书和其他各种文化典籍。
社会记忆不仅是文化记忆的初级方式,而且也是维护和传承文化记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文化记忆中储存和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知识,在国家层面上主要以下面几种途径得到维护和传承:
国家的教育体系和考试制度。例如中国古代使用四书五经作为学校教材和选官的标准。
宗教礼制。上层统治者按照一定的礼制规约举行国家的宗教祭典,例如社稷之祭、古代皇帝实行封禅礼和祭天、祭孔等等。
经籍的库存与编修。封建时代的皇宫不仅拥有藏书极丰的图书馆,而且专门设有解读和阐释经典的官位。这些学者虽然官位不高,但却掌管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记忆之本。他们除了研究和编纂典籍之外,还经常充当太子也就是未来皇帝的老师的角色。
史志编纂。古代史官的位置非常重要,他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记录当代的史迹,而且还要精通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把它们贯通起来,编辑到史书当中。
修造纪念性建筑。包括陵墓、庙宇、碑刻等等。
以上几方面都只限于统治阶层,和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文化记忆的内容要想返回到民众生活中去,就得依赖于社会记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地方史志。在编纂地方性历史文献的过程中融进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内容,其中特别是《二十四史》,经常被当成模本和主要参考文献使用。
家族谱牒。家谱在唐宋以前只存在于贵族家庭,但到了宋代以后便在全社会普及开来。家谱的内容五花八门,其中有从经籍中抄录下来的有关姓氏来源、祖先业绩的历史,也有关于四时祭礼和婚丧礼俗的规约等。
民间礼书与礼俗规范。很多民间礼书的内容都来源于文化记忆的经典,比如观看风水的手册参照的是《易经》,婚丧嫁娶的规定来自于《礼记》等。
地方性节日。传统节日在地方化的同时,也往往负有极强的传承民族文化记忆的功能。例如端午节、清明节等,已经有了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于历史的回忆方式。
纪念地的维护。例如对于分布各地的黄帝陵、大禹陵以及历史人物的故居、陵墓等的保护,并举行定期的纪念活动。
民间文学。在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和歌谣中,都包含着很多民族文化记忆的内容,例如三皇五帝的传说、英雄史诗、有关岁时月令的节气歌等等。
民间艺术。民族神话和传说故事以及带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如动物中的龙、凤)等,都是民间美术和音乐舞蹈常常采用的主题。
正是通过这些社会层面的记忆方式,文化记忆才能得以在民间扎根,才能发挥其维系民族认同的作用。所以,文化记忆的维护,绝不是依靠政治和文化精英单方面的努力可以实现的事情,而是必须有赖于全社会的认同和参与,有赖于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的双向交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