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于“异域”和“故乡”之分别作为人类学和民俗学之“原点”的问题,拟另文讨论。
[4]关于“家乡人类学”,可参考末成道男“研究东亚的自身社会的人类学”,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东亚社会研究》第48-6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
[5]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民族艺术》2005年第1期。
[6]阿兰/邓迪斯“人类学家与民俗学中的比较方法”,阿兰/邓迪斯著,户晓辉译《民俗解析》161-18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7]松井健「工芸美の普遍理論は可能か―柳宗悦の民芸論の検討―」、『BI』vol.1、第17-35頁、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超域連携研究プログラム「アジアの『美』の構築」、2007年3月。
[8]可参阅王建民“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换”,《民族艺术》2007年第1期。
[9]早期的中国学者也曾深受此类研究影响,如蔡元培探讨“美术的起源”(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5月连载),认为“考求美术原始,要用现代未开化民族的作品作主要材料”等。
[10][英]A.C.哈登著,廖泗友译《人类学史》第118-120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
[11]岑家梧著《史前艺术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岑家梧著《图腾艺术史》,学林出版社,1986年8月。
[12]罗伯特••路威著,吕叔湘译《文明与野蛮》第18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2月。
[13]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第272页,群言出版社,2002年。
[14]罗伯特••路威著,吕叔湘译《文明与野蛮》第186-18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2月。
[15]罗伯特••路威著,吕叔湘译《文明与野蛮》第20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2月。
[16][美]C.伯恩、M.伯恩著,杜彬彬译《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第519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
[17]弗朗兹•博厄斯著,金辉译《原始艺术》第5-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8月。
[18]列维-斯特劳斯著,知寒等译《面具的奥秘》,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
[19]中沢新一著『芸術人類学』第2-26頁、みすず書房、2006年3月。
[20]中島智『文化のなかの野性-芸術人類学講義』、現代思潮社、2000年3月。
[21]罗伯特·莱顿著,靳大成等译《艺术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2月(Robert Layton. The Anthropology of Ar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22]靳大成“译者前言”,罗伯特·莱顿著,靳大成等译《艺术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2月。
[23]参阅格尔茨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4]Howard Morphy and Morgan Perkins.ed,The Anthropology of Art: A Reader,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6.
[25][韩]金光亿“民族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关于民族艺术的人类学研究与方法”,赵嘉文等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第159-167页,民族出版社,2001年7月。
[26][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著,刘珩等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第308页,华夏出版社,2005年10月。
[27]刘易斯·I·戴琦“旅游业对美国西南印第安人艺术和工艺品的影响研究”,[美]瓦伦·L·史密斯著、张晓萍译《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28][美]丹尼逊·纳什著、宗晓莲译《旅游人类学》第68-72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29][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著,刘珩等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第318页,华夏出版社,2005年10月。
[30]罗伯特·莱顿著,靳大成等译《艺术人类学》第50-51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2月。
[31][美]S.南达著,刘燕鸣、韩养民译《文化人类学》第301-305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
[32]周星“人类学者如何看待民俗的艺术”,《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通讯》2007年第1期。
[33]关于“书承”和“口承”,可参考周星“从‘传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九辑,第40-54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34]周星“作为民俗艺术遗产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
[35][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著,刘珩等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第315-316页,华夏出版社,2005年10月。
[36]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民族艺术》2005年第1期。
[37]参考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十二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
[38]大林太良著、苏敏译“口承文艺与民俗演艺——谈它们的一致性”,王汝澜等编译《域外民俗学鉴要》第187-219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39]周星“姚村:物态象征的民俗世界”,陶立璠主编《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五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1月。
[40]石川栄吉編『現代文化人類学』第256頁、弘文堂、1981年3月。
[41]乔健“从实求美——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实践”,《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通讯》2007年第1期。
[42]易中天“论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43]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立场与美学新思维”,《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5期。
[44]何明、吴晓“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基础及其特质”,《学术探索》2005年第3期。
[45]王建民“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换”,《民族艺术》2007年第1期。
[46]方李莉“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47]周星“人类学者如何看待民俗的艺术”,《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通讯》2007年第1期。
[48]周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与基层社区”,《民族艺术》2004年第1期。
[49]张光直著,郭净译《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月。
[50]李亦园“民间戏曲的文化观察”,李亦园著《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第374-381页,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又见李亦园《人类的视野》第177-17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
[51]David Johnson, Ritual Opera, Operatic Ritual: Mu-lien rescues his mother in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9.
[52]井口淳子著『中国北方農村の口承文化―語り物の書・テキスト・パフォーマンス』、風響社、1999年。中译本为林琦译《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说唱的书、文本、表演》,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53]井口淳子「中国黄土高原・楊家溝村の祈雨調(雨ごい歌)」、『東洋音楽研究』1996第61号:35-46頁;「雨を乞ううた―中国・黄土高原の村より」、中川真編『小さな音風景――サウンドスケープ七つの旅』79-105頁、時事通信社、1997年。
[54]井口淳子、深尾葉子、栗原伸治『黄土高原の村:音・空間・社会』、古今書院、2000年。中译本为林琦译《黄土高原的村庄——声音・空间・社会》,第1-20页、第74-88页,民族出版社,2007年2月。
[55]菅豊「『美』の本質と構築―中国における民間美術の創造運動」、『BI』vol.1、第36-56頁、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超域連携研究プログラム「アジアの『美』の構築」、2007年3月。
[56]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月。
[57]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民族艺术》2005年第1期。
[58]周星“器物、技术、传承与文化”,《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59]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月。
[60]项阳“艺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范本——从《草根的力量》谈起”,《民族艺术》2002年第1期。
[61]项阳著《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10月。乔健、刘贯文、李天生《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62]张士闪著《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又张士闪“村落语境中的艺术表演与文化认同——以小章竹马活动为例”,《民族艺术》2006年第3期。
[63]艾娣雅・买买提著《一位人类学者视野中的麦西莱甫》,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64]李砚祖“作为文化工业的当代民间美术”,李绵璐主编《有形与无形——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论集》第69-72页,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10月;田顺新“论民间工艺与现代生活”,李绵璐主编《有形与无形——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论集》第100-104页,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10月。
周星: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 教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