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撒拉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格外引人注目,成果颇丰,约有10余篇论文,较有代表性的,如马成俊的《论撒拉族服饰文化》,该文就撒拉族服饰文化发展源流、演变以及服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应进一步深化对撒拉族整体文化结构的研究。鸿文的《青海撒拉族婚俗文化》,该文对撒拉族婚姻习俗进行简要分析后,认为撒拉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受伊斯兰教自觉限制机制的约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其婚姻的主要规范,包办婚姻占主导地位,进而揭示了隐藏在习俗表象下的深层文化意向,使读者对该民族的婚俗文化有一个由表及里的初步认识(《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马伟、马芙蓉的《撒拉族习惯法及其特征》,该文阐述了撒拉族传统社会中的社区组织、政治、宗教、经济、婚姻与军事等方面习惯法的基本内容,并对其文化根源和基本特征做了概括,这是国内发表的研究撒拉族习惯法的首篇文章(《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此外,毛巧晖的《撒拉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事象透视》、张成、马阿乙霞的《撒拉族的婚俗与计划生育》、韩建业的《撒拉族的婚俗》等文章,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系统地分析研究撒拉族的风俗习惯,反映了论该民族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对撒拉族教育的研究逐渐展开,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如吴绍安的《前清至民国时期的循化县民族教育》,该文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从前清到民国时期近现代教育的兴起、沿革与发展,以及办学过程、经费来源、生员增减情况等,做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反映了撒拉族民族教育的历史现状(上、下,《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2期)。撒拉族女童教育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如马成俊、斯琴等的《沉重的翅膀一关于循化撒拉族女童教育的调查报告》,该文运用大量的社会调查资料,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撒拉族女童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是一篇颇有见解的学术调查报告(上、下,《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2期)。循化调查组撰写的《循化撒拉族教育调查报告》(《青海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良警宇的《撒拉族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与困境》,该文对撒拉族农村地区教育现状分析研究后,认为该地区农村人口文盲率高、儿童入学率低、辍学现象严重的状况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除了需要继续加大教育的经济投入外,关注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现状与文化特点及人们的实际需要,对于走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困境同样重要(《民族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刘成明的《撒拉族人口状况分析》,运用历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撒拉族人口的分布、增长趋势生育与死亡、文化与婚姻家庭及产业构成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朱浙青的《撒拉族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该文根据相关的史料和史学家的考证,就撒拉族族源及人口演变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做了详细的阐述(《青海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他们通过对大量社会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发展中国撒拉族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对策和建议,这些专题研究较为突出的特点是现实性强,以研究现状问题为主,学者注重应用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但这些专题研究仍是中国撒拉族研究的薄弱领域之一。
总之,有关中国撒拉族文化方面研究的文章,从文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等不同的学科层面研究阐述了中国撒拉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为研究该民族的历史、经济、宗教、心理、道德、语言等提供了丰富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料,特别是对中国撒拉族文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是开创性的,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是近年来中国撒拉族研究取得的显著成就之一。
1993年3月10日,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成立,同时创办会刊《中国撒拉族》,不定期地出版了4期刊物。1993年、1994年分别召开了以“撒拉族文化、经济”为主题的两次学术研讨会,这一切为撒拉族研究者提供了交流的信息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撒拉族研究事业的发展。
23年来,中国撒拉族研究逐渐展开,已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研究队伍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已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由老、中、青组成的三代一体的研究队伍,特别是本民族研究人员的加入,增添了新鲜血液,增强了研究力量,形成了中国撒拉族研究成果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专题研究不断深化,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的局面,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型的研究格局。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对散居在新疆、甘肃等省区的撒拉族研究亟待开拓,有些研究领域尚显薄弱,如教育、经济、人口、环境保护等,因此,今后的研究任务任重道远,还需要广大研究人员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作者简介:马亚萍(1961-),女,回族,内蒙古五原县人,甘肃省民族研究所,主要从事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及穆斯林妇女问题研究。兰州730030;王琳,甘肃省民族研究所,兰州730030
(本文原载《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4期,第114~120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