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马兴国]日本民俗学研究概况
  作者:马兴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02 | 点击数:23445
 

  第三节 当代民俗研究变化趋势

  如前所述,当代日本社会,处于激烈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以传统的农林渔业、商业等产业为基础的村落街镇生活,逐渐向以大城市圈为中心的生活过渡。对于历来致力于传统的村落社会探求民俗传统的民俗学来说,必须开拓出适应这一变化的新的方法论。同时,由于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以大城市为代表的新的民俗文化开始形成,更需要有与其适应的完全崭新的民俗学方法论。随着国际化的深入,也要求对海内外诸多异文化的民俗开展新的调查实践和开拓比较民俗学的新的理论。而且,由于影像、音响、电子通讯等各种信息手段和媒体的问世,使得无论是调查技法还是理论,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日本民俗学界亦相应发生变化,主要有二:一是重视对民俗学理论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二是加大开展国际比较研究的力度。

  民俗学本来是在野的学问。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民俗学课程,一些高校尚设有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院。一些没有民俗学专业的大学,则在相邻学科开设民俗学讲座。据《理解民俗学事典》介绍,至1999年,日本已有13所国立大学和22所私立大学开设了民俗学专业。筑波大学的第一学群人文学类民俗学专业,与考古学、文化人类学专业关联密切,其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史学科史学方法论专业。专业课程有民俗学研究法、民俗史科学、外书讲读、民俗学实习、民俗学特讲、民俗学综合讲座等。成城大学文艺学部的文化史学科,是由柳田国男命名的,该学科由日本文化史、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三个专业构成,着眼于异文化研究。收有柳田国男生前藏书的民俗学研究所即设立在成城大学。国学院大学文学部日本文学科,由日本文学、国语学、传承学三个专业构成。其中的传承文学专业相当于民俗学专业,以语言(传承文学)、行为(民俗仪礼)、形象(民具)为研究对象。以上三所大学,都设有硕士、博士课程。1999年4月,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设立的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下设文化科学研究科,该科的日本历史研究专业设有民俗学博士课程。

  柳田国男生前,曾以国内民俗研究课题尚未完成,开展国际民俗比较研究为时过早为由,不允许弟子们进行与海外的比较研究。可是,文化是超越国界而传播的,古代日本列岛人口中有部份是由朝鲜半岛过来的移民。历史上,日本长期居于中华文明圈之中,受到中国大陆文化的强烈影响。所以,与邻国或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是回避不了的。只有比较,才能更好地看清自身的文化的存在。这一认识,在柳田国男死后,终于逐渐得到认可。在比较民俗学的名义下,日本民俗界首先开展了与韩国、中国进行祭祀、亲族、口承文艺、艺能等领域的比较研究,创刊了《比较民俗研究》。日本与海外的民俗研究者开始互访、合作研究。

  可以说,比较文化研究是探求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某些文化或文化现象的异同、传播及影响的研究。作为其中一个侧面的民俗比较研究,具有开放型、交叉型的研究特征,它必将并且已经随同世界性文化交流的发展而越发引起世人的关注。

  尤应指出的是,中日两国民俗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民俗互润互补色彩至为浓厚。因此,通过对两国不同民族民俗文化现象的比较分析,探讨彼此影响和相互关系,寻求民俗文化发展的横向借鉴,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其一,民俗是人们共同生活中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重要社会现象,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它又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息息相通,展现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过去和延续。通过对两国所共有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心理的比较,可以发掘两国人民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中,所受宗教思想、哲学思想影响的一致性以及某些差异,探索人文精神在中日两千年友好往来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增进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其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民俗。可以说,民俗文化体系在该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民俗文化心理的动向惯性,凝成了民族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原动力。

  比较中日两国民俗文化,以及古代中国民俗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正是基于日本有着具有本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基于日本对某些中国传入的习俗,已经进行了日久年深的咀嚼和醇化,使之与日本传统文化融合,尽管从中尚能窥见中国古俗遗风,但它毕竟已被改造成适于当地生活环境和民族心理的日本民俗了。

  因此,在类同性的前题下,分析两国民俗同中有异的文化现象,对于我们认识日本传统文化的特征,考察日本文化对异域文化的亲和力、变异力,都是颇有益处的。同时,也可以拓展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野。

  其三,一个民族的民风民俗,对于该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创造着民俗,民俗也在创造着人类自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中日两国民俗的比较研究,就是对两国人民文化心态的比较研究,是对两个不同的国民性格的比较研究。其结果,必将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双方对各自性格特征、思维方法、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生存方式的认同。这在中日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的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

  其四,传统的民俗文化具有双重性:一是经过代代传承而浓缩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华的优良传统一面;另是受种种客观的或人为的条件所制约,逐渐积淀而成的愚昧落后的一面。优良的民俗和传统美德,塑造着真、善、美,激发人们向上,促进社会进步;而陋俗恶习,则败坏社会风气,束缚人们的思想,阴碍历史的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民俗文化中的进步与落后、科学与愚昧、良俗与陋俗的矛盾冲突日趋激烈。而且,一些本应是一个民族处于较低文化层次阶段方能出现的腐朽现象,却滋生于今天,吞噬着现代文明。

  日本是东方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现代化是以经济领域为先导,对传统社会的深刻变革,进而引起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变化。中国在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历程中,在某些方面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日本已经经历过的社会矛盾和文化冲突。在研究日本民俗文化的同时,进行中日两国民俗文化的比较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和借鉴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和实现现代化后,整合民俗文化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与教训,是颇具现实意义而大有益处的。

 

————————————

① 和歌森太郎『新版日本民俗学』、清水弘文堂、1970年、106頁。

② 柳田国男『明治大正史――現代世相篇』、『柳田国男全集』26、ちくま文庫、1990年。

③ 阿南透『伝统祭祀の変遷と新祭祀の創造』、世界思想社、72頁。

④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第150页。

⑤ 新谷尚紀編著『理解民俗学事典』、日本実業出版社、1999年、366頁。
 

       (本文原刊于《 日本学刊》2001年2期,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网站 2003-3-20

上一条: ·[章清]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
下一条: ·[仲富兰]民俗学的渊源和民俗文化学的兴起
   相关链接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姚琼]从怨灵到御灵:论古代日本御灵信仰的形成与吴越文化的关联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
·[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