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章清]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
——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
  作者:章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29 | 点击数:16044
 

  事实上,五四时期围绕传统与反传统的论辩,究其本质即是关于传统能否作为“知识资源”。如所周知,白话文运动展开之际,蔡元培与林纾有过一次著名的交锋。林纾反对白话文时提出一个极有意思的见解:“非读破万卷,不能为古文,亦不能为白话”,作为“白话之至”的《水浒》、《红楼》,“作者均博极群书之人”(注:林纾:《致蔡元培函》,见高叔平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4页。)。而蔡元培则挺身辩护道:“北京大学教员中,善作白话文者,为胡适之、钱玄同、周启孟诸君。公何以证知非博极群书,非能作古文,而仅以白话藏拙者?”(注: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见高叔平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271页。)显然,仅在学术修养层面辩护此一问题,并无太多意义,蔡氏声言五四新人不只“新知深沉”,且“旧学邃密”,这并没有错,然这与林纾所关心的,其实如南辕北辙。或许林纾的确有藉此讥讽新学之辈以“白话藏拙”,但究其本心,其真正的危机意识无疑是感受到传统作为“知识资源”的失落。

  蔡、林之争不过是一段小的插曲,基于对传统的不同立场而导致的激烈争辩,应该说在学术圈频频发生。此时已逐渐淡出思想舞台第一线的康、章,也不甘寂寞。康有为认为“新学者”要“尽弃中国之书”,同时视“旧学者”为三家村学究(注:康有为:《与徐菊人书》、《致章一山书》,见蒋贵麟编《万木草堂遗稿外编》下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640、637页。)。他也严厉批评五四“新学之徒”,所学者简直“如洋店西人之童崽之知识云尔”,而对“欧美之学术、兵备、物资、道德则不知学,不能学”(注:康有为:《论效法欧美之道》,《万木草堂遗稿外编》上册,第344-346页。)。章太炎也竭力反对文科参用“远西书籍”,提倡新学者被说成为“大氐俾贩泰西,忘其所目,得guàn@④@⑤以为至宝,而顾自贱其家珍,或有心知其非,不惜以曲学以阿世好。”(注:章太炎:《发刊辞》,《华国月刊》第1卷第1期(1923年9月);《救学弊论》,《华国月刊》第1卷第12期(1924年8月)。)如果说在康、章还只是表达对“尽弃中国之书”、“自贱家珍”的忧虑,那么1919年1月刘师培、黄侃、陈汉章等发起成立《国故》月刊社,一场围绕“国学”纷争的背后,就将对传统资源的不同立场呈现于思想舞台。《国故》以“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为宗旨,认为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功利昌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仪亡,以放荡为自由,以攘夺为责任,斥道德为虚伪,诋圣贤为国愿”,因此“欲发起学报,以图挽救”,拯救由于对国学的懵无所知而导致的“国学沦夷”(注:参见《国故月刊社成立会纪事》,《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月28日)。)。

  “国故社”捍卫传统所具有的知识资源意义,从新文化运动阵营来看,对此的反应是耐人寻味的。我们知道,胡适1919年12月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曾简略将新思潮的意义阐明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所谓“整理国故”,无非是依据“评判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各家都还他一个本来真面目,各家都还他一个真价值”(注: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不独于此,稍前写给毛子水的信中,胡适还提醒与“国故社”对抗的“新潮社”,要抛弃“有用无用”的成见和“狭义的功利观念”(注:胡适:《论国故学——答毛子水》,《胡适作品集》第4集,第215-217页。)。胡适后来又提醒钱玄同,“整理国故”并不存“挤香水”之念,粪土与香水皆是事实,都在被整理之列(注:胡适:《致钱玄同》(1925年4月12日),见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0-361页。)。然而,乍看是还各家学术本来面目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立场,却完成了将国故请下圣坛的重要一步。前已言及,明清之际考证学的兴起与儒学由“尊德性”转入“道问学”密切相关,考证对象由最初的经学,旁及史学,后来延及诸子之学,这对具有神圣性的经学有颠覆性意义。那么“整理国故”又如何呢?这是检讨五四时期的知识资源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提出“知识资源”与“学术资源”之区分,也正基于此。因为就对传统的“整理”来说,当关切是将其作为“学术资源”看待,还是仍视其为构成合法性论证的“知识资源”,在基本立场上,二者是大相径庭的。

  这其中渐渐发生的变化的确令人深省。傅斯年撰文检讨中国学术思想之谬误,就明确提出要打破动辄引述“经典”以自矜重之流弊。在他看来,中国学人“每当辩论之会,辄引前代名家之言,以自矜重,以骇庸众,初不顾事理相违,言不相涉”。具体表现在,治理学者动辄“纂承道统”、“辅翼圣哲”;治文学者常说“惧斯文之将堕,宣风声于不泯”;治朴学者则曰“功莫大于存古”。这样,“其所学之目的,全在理古,理古之外,更无取于开新;全在依人,依人之外,更无许乎独断”(注:傅斯年:《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傅斯年并没有回答为什么不必征引“经典”,但已暗示“经典”不再具有知识资源意义;相应也将“经典”的神圣性剥落,还原为寻常的学术研究材料。

  这种态度更为明确地表现在胡适与陈独秀对传统的立场上。两人的文字,都与教育有关。胡适谈的是中学国文的教授,他要求中学生先读近人如梁启超、康有为、章太炎等人的文字;然后再多读古人的古文,不分种类,但依时代的先后,选两三百篇文理通畅、内容可取的文章。胡适所拟这个教材,无论就古文的范围还是数量,也许都不让科举时代读书人所读诗书;稍后他所开列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同样是煌煌的一张书单。这里的关键在于其中的立场已完全变了,胡适似乎是按照学者的标准来要求的,只是从文字的工具意义来解释何以要读这些书。在该文的开头,他就讲到了中学国文教育的理想标准:人人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人人能做文法通顺的古文;人人有懂得一点古文文学的机会。陈独秀同样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他也承认,“讲哲学可以取材于经书及诸子,讲文学可以取材于《诗经》以下古代诗文,讲历史学及社会学,更是离不开古书的考证。”然而究其实,与胡适一样,也仅仅赋予了传统“学术资源”意义。陈独秀这样写道:“经史子集和科学都是一种教材,我们若是用研究科学的方法研究经史子集,我们便不能说经史子集这种教材绝对的无价值;我们若用村究学读经史子集的方法习科学,徒然死记几个数理化的公式和一些动植矿物的名称,我们不知道这种教材的价值能比经史子集高得多少?”(注: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新青年》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陈独秀:《新教育是什么?》,《新青年》第8卷第6号(1921年4月1日)。)

  平心而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这些言论,的确没有激烈反传统的成分,但我们又分明感受到,同样是针对“经典”立言,其中的趣旨较之以往已全然不同。从《新青年》文本中,也大致能看出传统资源如何渐渐丧失知识资源的过程,脉络是清楚的。如陈独秀的《宪法与孔教》,开宗明义即谓:“‘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应于民主国宪法,不生问题”。因此,“以宪法而有尊孔条文,则其余条文,无不可废;盖今之宪法,无非采用欧制,而欧洲法制之精神,无不以平等人权为基础。吾见民国宪法草案百余条,其不与孔子之道相抵触者,盖几希矣,其将何以并存之。”(注: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3号(1916年11月1日)。)言下之意,孔教已不足为现代政治的合法性论证资源,应该效法业已确立法制的欧洲,寻找新的论证基石。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否认传统具有“知识资源”意义时,传统所具有的“学术资源”意义,还仍旧有所保留。讨论人口问题时,顾孟余和陶孟和的文章就征引了《周礼》、《续文献通考》等著作,说明这是目前所知的最古的调查人口方法,以及户口登记时可能产生登耗(注:参见顾孟余《人口问题,社会问题锁钥》;陶孟和:《贫穷与人口问题》,均刊《新青年》第7卷第4号(1920年3月1日)。)。显然,这样的文献征引关注的只是历史状态,并不理会其现实效应。进一步的,这样的征引似乎也显得多余。《新青年》刊行到第6卷后,讨论到很多具有建设性的问题,如人口问题,劳工问题等,这些文章就很少引用传统学说,更多是以新学科、新理论来进行论证。只是在讨论社会主义时,做了较多的比附。

  不单是趣旨变了,到后来更发展为“不读一本中国书”的愤激之辞。1925年《京报副刊》曾刊出一则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鲁迅即以一种不容辩驳的口吻说,“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原因很简单,中国书“与实人生离开”;外国书往往“与人生接触”。而既然“旧文章,旧思想,都已经和现社会毫无关系了”,那么“生在现今的时代,捧着古书是完全没有用处的了”。鲁迅不只否认了传统具有的“知识资源”意义,还进一步道出读中国书只剩下帮人作文的意义,不读自然也无妨,“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注:鲁迅:《青年必读书》、《老调子已经唱完》,收入《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以“整理国故”来说,后来的发展也渐渐走向这条路,传统不仅丧失“知识资源”意义,而且连“学术资源”意义,也被质疑。胡适就奉劝有志学问的青年人及早摆脱故纸堆,因为那是“一条死路”;而“活路”则是“多学一点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技术”。他强调说,“我们应该换条路走走了。”关于胡适在这个问题上的系统意见,参见拙著《胡适评传》第3章,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王平凡]一个人的大事记:寻觅记忆深处的流年碎影
下一条: ·[马兴国]日本民俗学研究概况
   相关链接
·学术资源库建设重在促进学术研究·[叶隽]留德一代的德国学术史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