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刘宝存]欧美大学多向发展跨学科教育
  作者:刘宝存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8 | 点击数:8602
 

  通识教育模式多样化

  在单学科的专业,为了给学生提供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大多数大学实施跨学科的通识教育。以哈佛大学为例,该校从1978年开始实施的核心课程,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7大类11个领域:外国文化、历史研究(A、B)、文学和艺术(A、B、C)、道德推理、定量推理、科学(A、B)和社会分析。学生必须从11个领域中挑选8门,每个领域至少1门,和所修专业最近的3个领域免修。2007年,该校再次调整通识教育课程,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艺术和诠释、文化和信仰、经验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世界诸社会、世界中的美国等8类课程,下面不再细分领域,学生必须在8类课程中分别选择1门课程。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还有其他多种模式,如名著课程型的通识教育要求在通识教育阶段甚至整个本科生教育阶段都只读名著,不设学科类的课程;自由选修型的通识教育不特别指定必修通识课程,只规定通识学分的最低要求,让学生在全校各系科自由选修课程,或者只对英文写作等少数的基本技能课程有所规定,但绝大部分的课程均由学生自由选修。不论哪种模式的通识教育,目的都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大力开发跨学科课程

  与跨学科专业、跨学科课程模块相比,在单学科的专业设置跨学科课程更为普遍,而且可以成为跨学科专业、跨学科课程模块的组成部分。以马里兰大学“世界”课程模块中的创造力课程(The Creative Drive)为例,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对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理解,帮助学生从学校课程和生活经验中获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学生提供创造性作品以及在科学、音乐、建筑方面的创造性人物的基本特征;主要讲授内容是1000多年以来富有创造力的著名人物和建筑、音乐、科学领域出现的优秀作品,由3个学科的教授分3个阶段主持,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研究论文、演讲等。

  各国大学大力开发跨学科课程,主要目的不在于发展新兴学科,而是能够为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与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提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跨学科课程一般集中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领域,如环境、人口、生态、生命、区域问题、特殊群体等。跨学科课程既可以是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既可以为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7-1 11:42:1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北大民间文学实习基地房县挂牌
下一条: ·四川大学《文化遗产研究》:约稿函
   相关链接
·[林安宁]傩戏共同体研究的缺席与归位·[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
·[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廖明君]跨学科研究的行与思
·[李俊领]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葛荣玲]遗产研究:理论视角探索
·面向人类口头表达文化的跨学科思维与实践——朝戈金研究员专访·通告║ “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理论与方法”跨学科国际论坛
·[吉国秀 王明月]信息技术、职业群体与社会变迁:一项基于 IT 笑话的跨学科研究·[董晓萍]回顾北师大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20年合作之路
·[董晓萍]跨文化大学教育:非遗与多元文化·[张磊]生活中的人:民俗学学科转型与社会工作的对话
·[方云]跨学科研究视域下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
·[邹农俭]跨学科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陶立璠]民俗摄影的跨学科检讨
·[吉国秀 王明月]信息技术、职业群体与社会变迁·关于征集2015年度基础类和跨学科类重大项目选题的通知
·[杨利慧]21世纪以来的中外神话学[1]·邓之湄:中国术语学呈跨学科融合趋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