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珠村:纤手弄针线 中国乞巧第一村
  作者:夏令 叶永任 杨静 潘剑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2 | 点击数:10189
 

珠村大祠堂

祠堂内做手工的乞巧婆婆

珠村大祠堂

  珠村大祠堂是潘氏宗祠,也是要“摆大七娘”的地方。始建于宋代,后于明清时期扩建完成,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古祠。当年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在珠村训练、考试时,曾在这里歇宿。如今,每年的舞狮、舞龙、武术等表演,祭礼、吃龙船饭都在这里进行。没有大型活动的时候,这里就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老人活动中心、乐曲社、图书室、健身房以及乞巧婆婆工作室、广州市乞巧文化展览馆都设在这里。

  除了祠堂,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古迹”在珠村也处处都是,水浸社和三间铺头就是其中翘楚。水浸社位于文华大街,供有社稷公的牌位,奇特之处是此社的社稷坛建于水上,上香祭拜都要涉水而行。如今这里还沿袭着广州最传统的“添丁上灯”的习俗。去年生了男孩的家庭,新年正月十一要去水浸社挂灯,示意添丁。今年七夕,在珠村的“梅隐潘公祠”还首次恢复了抢“姻缘符”活动,城中剩男剩女届时可前去为自己祈段好姻缘。三间铺头则是珠村最古老的商业街,始建于清朝末年,依塘而建。门前是一条2米多宽的石板路,上有瓦顶遮盖,类似于广州骑楼的功能。而今的三间铺头古朴依然,但已不复往日热闹,只零零碎碎地卖些日用商品。但珠村的老人们却还是非常喜欢坐在三间铺头门前的石凳上乘凉拉家常。

  潘剑明讲珠村故事

  “海军一条巷”讲述当年人才兴盛

  在潘剑明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现在被称为珠村东桥大街三巷的“海军一条巷”。曾经门庭若市的宅院如今已经大门紧锁,高高的锅耳山墙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们的历史。“这些老房子大概有200年历史吧,不过现在已经物似人非了……”潘剑明略带伤感地说。记者看到,除了保留下来的两三套老房子,这条短巷有好几处房子已经夷为平地,还有几个地方建起了新楼。“10号老房就是潘文治的祖宅,他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土改时,这套老房分给了2户人家,出于对潘文治将军的尊敬,也因为怕被人骂,这套老房一直没被拆掉。11号老房是被白蚁蛀倒的,但这栋墙还留在这里,主人舍不得拆。14号老房也没有被拆掉,因为那就是我家祖屋,也是我出生的地方。我住了十几年,有感情了,我是坚决不会拆的!”

  潘剑明还告诉记者:“东桥大街42号还有一栋潘文治故居。这是一座二层中西结合的建筑,建于1922年,是潘文治将军回乡居住的地方。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国共两党的高层领导经常在这座小楼里聚会。1924年潘文治任海军练习舰队司令,军校的廖仲恺、蒋介石、胡汉民、许崇智等军政要人和苏联顾问鲍罗廷曾来这里拜会潘文治。现其后人将此居辟为潘文治将军故居纪念馆,里面展示了不少珍贵的老照片。最奇特的是潘文治将军亲手栽种的海棠花至今还在他的故居里怡然盛开。”

  红沙岩柱墩 历史人物曾踩着上下马

  说到蒋介石和黄埔军校,不能不提位于珠村南门大街的水塘前的北帝庙,因为它不但是珠村人祈福的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庙宇,而且还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珠村的活动。“别小看这2块石头,当年,蒋介石、宋美龄、胡汉民、周恩来、廖仲恺、鲍罗廷等国共高级领导人都曾踩过它上下马呢。”潘剑明指着北帝庙门口2块明代红沙岩柱墩告诉记者,只见石头顶上已被鞋底擦得光滑。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夏令 实习生 叶永任 通讯员 杨静 潘剑明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广州视窗 2010年08月10日

上一条: ·[吴棠]“七月半”的民俗
下一条: ·[张慧孜]广州乞巧民俗的考察与研究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