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珠村:纤手弄针线 中国乞巧第一村
  作者:夏令 叶永任 杨静 潘剑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2 | 点击数:10176
 

乞巧公仔

谢丽霞和她的“员外嫁妆”


  “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清末明初珠村举人潘名江的这首《珠村七夕吟》说的就是旧时7月7日七姐诞。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又称乞巧节。俗话说“粤人重七夕,灯火到天明”,如果你还未曾感受过乞巧摆七娘、拜七娘的盛况,那么一定要来有“中国乞巧第一村”之称的天河区珠村。珠村又名朱紫乡,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是一条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它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最东部,广九铁路与中山大道之间,隶属珠吉街。人说情定珠村,情比金坚,祈求一份好姻缘,是城市男女在西洋情人节中不曾体验的。而珠村的乞巧婆婆、乞巧女儿们,却可用自己的巧手慧心,在古老的祠堂里,纤手弄针线,编织好姻缘,将七月勤乞巧的民俗文化完好保护到今天。

  乞巧婆婆宝刀不老纯手工不会失传

  珠村的姑娘们通过做手工,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同时也期望获得一份好姻缘。七月勤乞巧的传统习俗之所以可以顽强地保留下来,和村里的乞巧婆婆们是分不开的。

  记者在珠村村民、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剑明的带领下,走进珠村以良潘公祠,只见几位高龄乞巧婆婆正在赶制七夕工艺品,有的正低头穿针引线,有的手持剪刀细裁绢花……她们中年纪最大的黄彩余婆婆已经90岁了,裁纸、粘花做起来却一点也不含糊。“我们5月就组成了‘七娘会’,每天都来这里做手工。早上8点多来,中午就大家凑钱在祠堂吃饭,回去睡个午觉,下午继续来,干到5点多回去。每天就和‘返工’一样。”黄婆婆还表示,“本来这么老了不想出来了,但是见这么多人在一起这么高兴,就又出来了,我们做做手工,聊聊天,很开心啊。”

  关于如此大年纪还做手工的问题,黄婆婆向记者扬了扬手中的蓝色纸衫说:“我们要剪8件衫,其中7件是给七个仙女的,还有一件是牛郎的。我十几岁就开始学做手工,我的女儿现在四五十岁了,也跟着做,但愿意学的年轻人就好少了,我虽然现在年纪大了,做时间长了腰腿脖子都很疼,但是做这个东西主要是自己喜欢,几十年了,还不是图个兴趣……”潘剑明则表示现在小学都有手工课,珠村还有乞巧课呢,老手工手艺并不怕后继无人。

  没想到,见过黄婆婆没多久,记者很快就见到了黄婆婆的女儿潘映桃,她正和一群阿姨级别的巧姐在另一家祠堂——元德陈公祠做乞巧工艺品。更巧的是,与她一起的还有《珠村七夕吟》作者潘名江的曾孙女、民国海军司令潘文治将军的侄女潘丽钻。席间,潘映桃还指着一只全身粘着珠片,闪闪发光的“山鸡”公仔告诉记者,这个是“山鸡怀大志,登上枝头变凤凰的意思,而那些麦子花,就要一粒一粒把麦子粘成一朵花的形状,还要粘好几层,3小时才能做十朵,是件很考耐心和眼力的工作。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广州视窗 2010年08月10日

上一条: ·[吴棠]“七月半”的民俗
下一条: ·[张慧孜]广州乞巧民俗的考察与研究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