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黄敏兰]人人都是艺术家
——读《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
  作者:黄敏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6-14 | 点击数:7466
 

 

三、中西大众文化差异不小

  作者在“中译本前言”里期望该书的中译本能够推动中西大众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西的大众文化确有一些相同之处,例如西方民谣关于情侣死后坟墓前生出连理枝的描述,与中国乐府民歌中的描写几乎相同。欧洲大众文化中的大量“街头”文化也与中国的相似,本书中所述街头的三教九流、芸芸众生令人感到熟悉、亲切,因为这让我们想起刚看过的王笛著《街头文化》中的情景。然而,中西方之间的差异似乎更多。

  西欧基督教主宰精神世界,各个阶层信仰同一种宗教,因而在总体上共享同一种文化,即基督教文化。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贵族和平民、富人和穷人一起做弥撒,同样站在教堂的长廊中听叙事歌手说唱;共同庆祝多种多样的宗教节日。中国则缺少西方这种所谓“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文化氛围,尊奉儒家学说的上层官僚文人与信仰多种民间宗教的下层民众之间有着较大的隔阂和距离。

  中国古代在魏晋之前的较长一段时间里虽有官府向民间采集民歌的传统,由此吸取了民间文学中的部分精华。但那是出于政治目的,而非对大众文化的依赖。从总体来看,中国的上层不像西方的上层人士那样分享并主动参与大众文化。

  由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统领几乎全欧洲范围,所以西方的大众文化有许多是跨地域、跨国家或民族的。例如,西方的节日大多是宗教性的,所有欧洲的基督徒在同一时间,用大体相同的方式共度佳节。狂欢节的万众狂欢(说万众,并非夸张。在某年威尼斯的狂欢节即有三万人来自欧洲各国的城市和乡村)更具有国际性。也许正因为它的国际性,才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参加。在狂欢中,无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成了艺术家。他们尽情宣泄情感,做各种各样的表演,这种即兴的表演其实就是创作。狂欢节不仅有娱乐的功能,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节日期间,人们享有许多平日不可能有的特权,甚至被允许批评当局,发泄对上层的不满;做各种“无法无天”的举动,所以该书说狂欢节形成了“颠倒的世界”。无论是自我娱乐还是挑战社会,都显示出欧洲大众对自己文化的积极、热情态度。这种跨国性的特点以及万众狂欢的场面,在中国大众文化里似乎比较少见。
 

  ■黄敏兰(本报书评人)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2006-07-18 06:00

上一条: ·[黄敏兰]那消逝了的街头文化
下一条: ·[王笛]茶馆、戏园与通俗教育
   相关链接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
·[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王玉冰]中国妖怪学在欧洲:高延对民间故事的研究及其影响
·[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