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述史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口述史

[笔谈]口述史:艰辛的实践体验
  作者:胡鸿保 张丽梅 唐戈 定宜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0 | 点击数:22317
 

  将时间定为最近的一百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是由口述史这一学科的特性决定的:如果没有诸如族谱、碑文之类的文字纪录,也没有为了要子孙后代记忆而编写传唱的歌谣等形式,一般地说,人们的记忆至多只能上溯三代,也就是祖父一辈,再往上溯,往往就只是一些空洞的符号,而难得有具体的故事了,而惟有故事,才是记忆的载体,也是口述得以存在和传承的前提(感谢我的同事胡宝国教授提醒我注意到这个事实)。

  当然,所谓三代定居北京,也不可能是绝对的,京城的官员到外省赴任,孩子可能就在外省出生;京旗人家没落之后,有可能到外省祖坟上守坟;清末就已定居于京的移民,子女可能还留在故乡,直到长大才来京跟父母,诸如此类,但无论如何,他们的根、他们生活的主脉还在北京,何况这样的进进出出,对于一个大都市来说本属正常,也是研究一个城市的历史和现状必须要注意的内容。

  第二是划定地域的界限。北京的行政区域,近百年来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总的趋势是郊区日趋扩大,尤其是在1949年以后。所以对于老北京人居住的地域,也是非加以限定不可的。这本书选择的被访者,主要都在城区,亦即旧日被包围在城墙以内的地方,其中又包括内城与外城(南城)两部分。至于城墙之外的城郊,我只是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几个“点”,其中一是清代旗人的聚居地,因为城郊的旗营与城内的八旗属于同一整体,是京师八旗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二是一些主要依赖城市为生、而非以务农为主的那些人,以此来展示城郊与城市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难以割舍的关系。这在目前北京的城市史研究中还基本上是个空白。至于京郊的农民,这里就不再囊括了。

  将时间与地域的界限划定之后,从理论上说,应该还有关键的一步,就是力求在这个界限之内取样的全面性与代表性,这是在设计口述方案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加以注意的问题。但我在口述实践中却发现,预先的设定只能是初步的、粗略的,更多地还是要边做边发现问题、再随时予以弥补。这个随时修正、随时补充的取样过程,其实也正是我对这个主题的把握不断改变、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也正是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不少事先未曾料到的收获。

  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下的北京史研究中,仍然存在诸多误区。对自清以来几百年间少数民族在京城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认识,是其中最大的误区之一。在很多研究者心目中,始终根深蒂固地将汉族人和他们的文化置于这个城市的中心,明显的例子就是以前门外的天桥和宣武门外的会馆作为北京文化的代表。清代京城的居住格局既然是外城住汉官汉民,这两个地带又是汉人最重要的集聚区,对这两处的强调,就不能否认带有对内城满族文化的忽视。

  这种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故意,而是客观历史事实造成的结果。自辛亥革命爆发到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驱赶出宫,北京旗人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与歧视,失学、失业,生计濒临绝境,迫使他们改汉姓易汉名,隐瞒自己的民族成分,这种种现象虽然在全国的旗人中都曾存在,但北京城尤为突出。自辛亥革命迄今百年,当年的京旗已经不存,他们的后裔中有很多并未“改回”自己的民族成分,或者说他们并未认同于今天的满族。在我访问的许多家庭,亲兄弟姐妹几人往往有的报满族,有的报汉族,就是很耐人寻味的例子。正因如此,所以我制订访谈计划时,就不拘泥于人们在今天户口册上注明的民族成分,而是将这个已经隐而不见的族群的后裔,作为我着力寻找的重点。通过访谈发现,他们中很多人不仅对祖上作为旗人的历史保留有较为明确的记忆,旗人生活的基本方式,包括经济活动、社会交往、民间信仰、年节习俗,以及娱乐等等也仍有遗存。所谓“京味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他们。不了解他们,而以主要是辛亥革命及其以后才迁徙移来京的汉人作为中心,或者以今天的满族来反观当年的旗人,都会对当时的北京,产生很大的误解。

  京城的少数族群指的并不仅仅是旗人,回族、蒙古族群体和他们对北京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只有在寻找到并访问了相当数量的旗人后裔、回民与蒙古人之后,我才比较能够想象和理解昔日的那个北京,那个既不是城市规划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学家眼里的抽象的北京,也不是一些学者根据北京的现在想象出来的所谓“民间”和“市井”的北京。寻找这些隐而不露的族群和他们的后裔,倾听他们对祖先的想象、对当年北京的记忆,是了解这个城市文化与心态的前提。

  至于外城,除了汉、回等民族的工商业者和士子之外,还有为数甚多的由京郊和河北等省迁移来京的移民,其中大多数是汉、回民族的小商人、小手工业者。他们自清朝中期以后逐渐在京城扎根,主要环居于京城外围,构成北京城市与农村之间一个边缘地带,是京城中最不稳定也最贫困的下层社会群体。以往谈外城者,往往津津乐道于宣南的文化与前门外的繁华,却鲜有人注意外城的贫困。事实上,移民与他们的贫穷,也是外城近百年来与商业与文化同样重要的主题。

  结构与布局

  这本书中的每篇口述访谈,都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根据录音整理的口述本身;二是每篇访谈之前的访谈者按;三是注释。

  将“访谈者按”放在每篇之首,旨在为我做这篇访谈的宗旨、我为被访者身份的定位、该访谈的特点与值得阅读的精彩之处,做一个提纲挈领的交待。有时也会介绍当时特定的语境(context)以及我个人的感受和心情。我还特别会谈及自己是以什么样的角色或身份、在什么时间“进入”(access)这场访谈,以及是由哪里切入访谈的等等相关问题,这对一部口述史来说,都是不可等闲视之的重要环节,因为口述永远是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的产物。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和不同性别的访谈者,被访者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回答,这直接影响到口述作业的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我当然都是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访谈,但即使这样,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也会出现不同的版本。

  二是口述本身,这是这本书的主要部分,全部是根据现场录音转录再加以整理的。这部分看起来是由被访人唱主角,但往往也是最见访谈者功力之处。对于访谈者来说,最难处理的莫过于对口述录音的文字转写与取舍。海外研究口述史的学者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完善的口述史的最终产品不是文稿、也不是录音带(或录像带),而应该是访谈双方关系的一种表现。被访者固然是在与访谈者交谈,但是前者与他自己的历史意识之间的关联更值得重视,而这一点往往难以把握、也被口述史家忽略了。他们认为访谈双方的会话速度、被访人使用的方言和标准语之间的语码转换、他的语音语调,这些都包含着一定的意义,凡此种种都应该结合其文化背景来理解和解释。这些见解,从理论上说固然不错,但对于口述作业的实践者来说,却未免有些抽象。因为作为一部作品,即使是学术性著作,也必须顾及到文本的可读性,如果通篇记录都存在着各种口头语、长时间的停顿、反复的断续、重复,以及前后时序混乱等情况,读者不仅没有读下去的耐心,而且也根本无法读懂,因为在访谈者借助特定的场合、根据被访者的语气、表情和手势表达出来的内容,是转录成文字时无法表现、仅仅看文字也无法明白的。这是我的无奈,也是目前做口述史的研究者尚无法逾越的障碍。

  第三是注释,这也是口述访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除了作为一部学术著作,对时间、地点、具体名词出处等必须作出的规范性的交代之外,对于被访者在叙述相关史实时与文献或其它记载之间产生的歧异,我也在注释中尽量罗列或者做出考释。此外,该篇口述中提到的一些人物、史实,凡在其它篇目中也有涉及的,我会在注释中一一举出,以便于读者参照。注释是一件看似不起眼、其实颇费心力与功力的工作。

  做这样一部以数十名被访者的口述为主体构成的北京史,是对我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以什么样的理由和方式,将这样几十个既非处于同一事件、亦非属于同一群体的个人口述,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致给人一盘散沙的感觉。我的努力方向,是尽量做到“形”散而“魂”不散。从整体结构来说,按照地域划分为内城编、外城编与城郊编三卷,旨在突出京城不同地域居住的人群之不同并且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在这三个地域之内,则按若干人群、亦即若干社会群体分类,旨在强调在同一城市同一地域存在由不同人群构成的圈子的、这种惟城市独具的特点。而在每个群体中,又各自有各自要展现的主题和中心,也就是各个群体内部人与人之间联结的方式和关系。总之,居住在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识与记忆也有着巨大差异,正是这种种的差异,能够让我们从更多的层面、更多的视角观察和理解这个城市。我相信这种理解,比起传统的史学研究已经告诉我们的,要丰富和深刻得多。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博览群书》2010年第2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高山杉]被隐去姓名的口述者
下一条: ·[杨祥银]记忆是可信的吗?
   相关链接
·[温小兴 陈珊]文化抗争、宗族建构与红色文化传承:瑞金谢氏护祠事件的个案研究·[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廖欣梅]区域历史与神灵信仰:以福建西部石佛公信仰为个案·[李一]薄下的祭祀圈:基于鲁中草庙寺进香礼簿的个案研究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张士闪]华北梅花拳的儒学标签与历史重构:以清朝杨炳《习武序》为个案
·[刘晓峰]怪异与边界——对唐人小说中边界与秩序的个案分析·[刘爱华]乡村振兴语境下民俗旅游景观化趋向审视:婺源篁岭的个案研究
·[林秋炀]慎终追远:潮汕地区丧葬习俗个案研究·[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
·[李靖]神话的电影媒介化讲述与本体研究:以《女娲补天》为个案·[张士闪]地方感与地方社会的自我建构:以鲁中洼子村为个案
·[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宋俊华 倪诗云]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与中国声音
·[陈小妹]个案解读嬗变节庆背后的琼北村落文化·[肖志鹏]非遗保护与社区治理:天龙屯堡的个案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