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邵培仁 范红霞]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
  作者:邵培仁 范红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0 | 点击数:14359
 


  【内容提要】本文借鉴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以中国媒介实践活动中的民俗传播与节日(庆典)仪式传播为例,来考察和分析中国传媒与文化认同建构之间的意义及关系。理解民俗展现和节日仪式传播意义,就是在仪式中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以其感召力重建文化的“想象的共同体”,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建构中重新发掘其现代性意义,从而获得外部世界更多的接纳和认同。

  【关键词】民俗;节日;仪式;文化认同;重塑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折射出来的一切活动。⑴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中国文化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共同圈”;而明清之际,中国文化通过耶稣会士、东学西渐等过程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对其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如今,借助先进的传播技术,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共享,不仅促进了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包容和文化认同,还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在感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促使中国文化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又是什么力量建构了众多华夏儿女的文化认同?本文认为,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各种媒介活动中的民俗传播和节日仪式传播的作用不可忽视,文章以此为例,深入探寻大众传媒与文化认同建构之间的意义及关系。

  一、传播仪式观概述

  从仪式的起源来说,远古的先民们借助一种集体性的典礼、庆祝、舞蹈等仪式活动,从而获得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群体认同。仪式通常被视作一种标准化的、表演性的、象征性的,由文化传统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一种沟通和维持群体活动的途径。正如约翰·费斯克所定义的那样:仪式就是“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⑵而在文化学者看来,“仪式是人类的一个永远的需要……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俗子,只有在集体性仪式的那种平凡、中庸的气氛中才能自得其乐,自由呼吸。不仅如此,我们这些本身并非艺术家或思想家的俗人,长期以来只能按照艺术家已经为我们安排和示范的方式去生活,去想象,甚至去感受。”⑶因而节日作为日常生活的“特殊时刻”,也就有了仪式的意义。学者吴宗友和曹荣将节日划分为5种:宗教型、纪念型、神话型、公共型、洋节日。⑷

  通常认为,仪式与艺术的关系非常密切。而现在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媒介化生存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大众媒介对于民俗和节日仪式的报道影响了人们对节日的认识,并在建构身份和文化认同意义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中,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尤为引人瞩目。凯瑞将传播定义分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两类。前者源自地理和运输的隐喻。指的是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把信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这是传统传播学的研究思路。而凯瑞则从仪式观的角度来观照传播的实践活动和过程。他认为,传播是一个符号和意义交织而成的系统,传播过程则是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被创造、理解或使用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这个过程因之而成为一种分享意义的文化仪式。传播实质上是“以团体或共同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其目的是为了“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 ⑸在参加仪式的过程中,人们并不关注是否学到什么新的东西,而是注重在规则化的仪式程序中使特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描述和强化。⑹

  二、民俗传播——现代化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追溯”与“弥合”

  所谓民俗传播,就是指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民俗文化,使人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民俗生活,同时反映其时代变迁。传统社会中的民俗文化多属于口传的文化,通过人们口耳相传、重复和模仿习得。

  今天的民俗生活可以采用大众传媒的手段进行大量复制。德国民俗学家保·辛格尔对现代传媒技术与民俗的关系作过论述,他认为,现代技术世界的发达表面上造成了许多不利于民间文化生存的条件,但在现实上现代技术世界的时间感及交通、大众传媒造成的跨越式的空间,以及社会分化的强化,促使民俗活动的节奏加快,为民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涵盖面,使之可以通过互联网的通讯技术传递到超地方的领域中,并为不同社群的认同和联谊提供机会。⑺在大众传播时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生共荣,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的民俗传播来实现的。由传媒转述、描绘而呈现的民俗,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对民俗生活的描述。

  这是通过现场直播或新闻报道的形式来表述和记录各种民俗现象,使之成为一种广泛传播的社会知识或生活阅历。比如在媒体上常常见到对于少数民族或是异国他乡的人民的风俗习惯、饮食服饰、音乐舞蹈、婚礼葬礼、祭祀庆典等活动的介绍。这些报道满足了人们对于异族(异域)风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如,每年8月间,新疆的大草原上会举办“那达慕”大会(蒙古族的体育文化盛会),也是各个媒体报道的一次盛会,报纸上连篇累牍地介绍“那达慕”大会的盛况,激烈刺激的“叼羊”比赛,悠扬的阿肯弹唱等等,通过电视画面也清楚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们对蒙古族的风俗文化有了一定得了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2010年07月19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新中国法定假日浸染着民俗文化斑斓
下一条: ·[朱承]《礼记·月令》的自然、生活与政治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