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述史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口述史

[高山杉]被隐去姓名的口述者
  作者:高山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1 | 点击数:16450
 

  邢肃芝1937年首途由西康入藏,到达拉萨后入哲蚌寺学经。通过八年苦学,他于1944年底在西藏摄政王达龙扎活佛面前顺利通过格西学位的辩经考试,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拉然巴格西”的汉人:

  入藏八年,求法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在这期间不仅学到了经论,获得了格西学位,而且还先后从一百多位有名的大德接受了六百多次密教各派的传法灌顶,朝拜了萨迦寺和咱日山等,这些殊胜的因缘绝不是随便可以遇到的。(第320页)

  尉迟酣所说“此人于1937年首途赴拉萨,入藏地最大寺院哲蚌寺,一住就是八年,最后考得格西学位”,不外对此事的撮述。

  1945年初,邢肃芝从西藏经云南返回内地。同年4月,他搭乘空军飞机从昆明飞抵重庆,先是谒见分别八年的太虚法师,然后向蒋介石呈递达龙扎活佛所写亲笔信。蒋很重视邢肃芝关于西藏开发的各种建议,任命他为蒙藏委员会专门委员,国民政府教育部也聘请他做国立拉萨小学(即尉迟酣所说“一所为西藏学童设立的小学”)校长。1945年底,邢肃芝经印度再次入藏,于藏历新年抵达拉萨。1946年春,国立拉萨小学开学,在邢肃芝的监督下,学校办得有声有色。1948年,邢肃芝趁参加中国边政教育会议的机会,回南京还俗结婚,然后携新婚妻子再经印度返回拉萨,这是他第三次入藏。由于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节节败退,1949年7月西藏发生所谓“驱汉事件”,邢肃芝不得不与国民政府驻藏人员一同撤离拉萨,辗转到达印度。1950年1月,他从印度飞抵香港。此后数年间,他定居香港,辞去一切国民政府职务,专门从事藏密的传授,直到1957年2月赴美定居:

  在我抵达美国后不久,西藏发生了叛乱,达赖喇嘛于三月十七日逃亡印度。消息传到西方国家,引起了很多人对西藏历史与文化的兴趣,美国的新闻媒体争相上门对我进行采访,又有不少大学和学术机构邀请我去主讲西藏佛教文化。此后,我以专家的身份参加美国联邦政府的工作,直至退休。(第368页)

  邢肃芝向尉迟酣做口述,应在其定居香港和美国时期。

  如上所述,邢肃芝口述的求法经历,与尉迟酣书中所记基本一致。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若无《雪域求法记》的出版,《中国佛教复兴史论》中这段来源不明的口述史料恐怕会永远处于晦暗不明的状态。■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2010-7-11 2:53:2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学泰]老北京胡同的最后留影
下一条: ·[笔谈]口述史:艰辛的实践体验
   相关链接
·[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
·[林继富 周灵颖]西藏民间故事研究70年:理论建构与意义阐释·[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孙九霞]小地方与大世界:一个边缘藏族社区的本土现代性·中国西藏摄影及非遗文创服饰展在蒙古国举行
·白玛措:《牧民的礼物世界》·[邵卉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西藏传统制陶技艺调查
·杨利慧:抢救性建设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库·[白玛措]从经济生活变迁到身份定义转换的研究:以西藏那曲嘉黎县为例
·[杨恩洪]西藏格萨尔说唱艺术抢救始末·《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天津发布
·[刘冬梅]技艺的“体化”视角:造像量度在西藏唐卡传习中的身体化过程·[孔军]个人叙事、集体叙事与知识生产
·[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侯儒]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家族式传承口述史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