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吴熊和]宋词中的民俗
  作者:吴熊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0 | 点击数:7806
 

  再以茶词为例。宋时习俗,客来进茶,客去进汤。进茶时唱“茶词”,进汤时唱“汤词”,其作用与当时酒筵上歌妓劝酒常用的“酒词”相仿。“茶词”与“汤词”同为宋时“茶道”的内容之一。两宋饮茶之风极盛,有不少著名的茶品,喝茶时讲究饮茶的方法、器具和场合。因而两宋词中,“茶词”、“汤词”亦独为一类,为数甚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既是师友,又是茶侣,又多擅长以诗词咏茶。黄庭坚是江西分宁人,分宁就是宋时茗茶产地之一。富弼为相,会见黄庭坚,所得印象,“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说:“腊茶出于福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亦作日铸,绍兴山名,其地产茶)为第一。自景祐已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数十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这种双井白芽,就是黄庭坚家乡特产的名茶。从黄庭坚《满庭芳》(北苑龙团)、《西江月》(龙焙头纲),《阮郎归》(烹茶留客,歌停檀板,摘山初制)、《品令》(凤舞团团饼)等茶词,可以了解宋时茶艺之精和以“茶词”待客的特有的饮茶风尚。宋人的酒词,前人已有汇辑。宋代独擅的“茶词”、“汤词”,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汇集整理。时下各地招待贵宾经常举行茶道表演,但已不知道宋时客来进茶之际,伴有唱“茶词”这项礼仪与艺术表演;而且即使知道,也没有人手执拍板按照曲谱付之歌喉了。

  上述诸事,黄杰书中都有切实展开。我这里再提一笔,不过稍引其绪,略作申说。宋词中展示的两宋民俗,非常丰富。有关妇女生活、婚丧喜庆、饮食服饰、百工伎艺、音乐歌舞、各地物产、市井游乐、宫廷庆典、神怪灵异、社会交际、佛道宗教,乃至草木虫鱼、行话俗语、医卜星象,都有生动如实的记录。这些蕴藏丰富的民俗迹象,很少已被运用,有待今后加强研读和考索。

  (《宋词与民俗》,黄杰 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2010-07-03 01:46:1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文章]《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序
下一条: ·[李冬君]关于《叶隐闻书》和武士道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
·[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